风格美家 四合院里上演浓墨淡彩中国风
在胡同里拐了几个弯才看到两扇窄小的黑色木门,新上的油漆光可鉴人。不知道里面是怎样一番天地。及至跨入门槛,迎面又是灰色的山墙。可就在转头的瞬间,阳光扑面而来。一个明艳的小世界和它的英国女主人马珍与我们相遇。
因为她热爱中国文化,就顺理成章地把这种爱变成朝夕相伴、触手可及的家,在自己的小小院落里为所欲为,表达不尽。
对自己的审美力绝对有自信的马珍,在改变老住宅的布置上信手拈来。她用大片的艳粉搭配翠绿,宛如开在老四合院里的一朵朵春花。虽不昂贵的油画挂在书房外墙上,倒有些像主人从书页上抬起头瞄了一眼玻璃房,生动有趣。
西厢房是马珍夫妻的卧室、浴室和一个小小的客用卫生间。躺在卧榻上随便翻看家居杂志,是马珍在工作中小憩的一种方式。
马珍像一个拼图玩家,把她理想的家的色彩都拼得可圈可点。客厅主艳粉的步调用色彩轻松地划分出每个区域,窗下也同样舒适得让人流连。
粉色窗帘,好像蝴蝶的翅膀,张开、收起,任何季节的变化和景致都可以如画卷般展开在眼前。在明艳色彩中沉淀出来的黑色猫蜡台,这是马珍看似不经意的用心之处。
书房和客房外的走廊又是玻璃房的一部分,最深处的墙上挂着马珍喜爱的唐卡。有着贵族血统的马珍如今已是英国媒体驻北京的报道记者,她曾六次前往西藏,对那里的爱从这幅唐卡中便可窥见一斑。
马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她和丈夫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四处淘宝,把他们看到的有形的中国文化都搬回家。而书架上的小摆设,是书本之外的另一种悦目。
充满暖意的蜡烛终结了餐厅的肃穆。马珍喜欢蜡烛,夏天的夜晚常常点着蜡烛,既浪漫又环保。
客厅外窗台上的琳琅小物件,那个扇形的木雕其实是老房子上的装饰,每一幅图画都雕刻着一个故事。
卧室里的对称布局会让空间显得更宽敞、整洁。墙上贴着的淡雅水粉画,让人看后身心放松。马珍说:中国人讲的“色由心生”,也应该包括家居布置。好的色彩搭配如高明的社交家,会创造和烘托气氛。
结束语:北京的胡同老宅总是留给人们色调暗淡的印象,马珍则运用大量的艳色去装点渗透这套四合院,中规中矩的造型下又推陈出别样的新意。如果没有这些惹眼的亮色,古雅的家具也显得落寞。马珍在古典与现代的适调中寻找着两者的平衡点,不同文化的关照在她的家中碰撞出火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