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园村寻访马致远故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曲大家马致远这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让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旅人顿生思乡之情。你知道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出自哪里吗?就在京西门头沟的韭园村。
元、明以来,京城人家做饭取暖都离不开煤炭,京西的大山中遍藏煤炭,再加上出产石材,修建皇宫王府都离不开这里烧制的琉璃,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的商旅古道。古道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古村落,韭园村就是其中一处。
韭园村由韭园、东落坡、西落坡和桥耳涧四个自然村组成,四个小村在一个大山环抱中。千百年来,山民们既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又接待着来往商队的喧嚣。过去村民以种菜为主,村中有多处清凉甘甜的山泉,浇灌出的韭菜远近闻名,所以得名“韭园”。
京西古道绵延而来,穿村而过。韭园村就成为古道上的驿站,至今村中还能见到古庙、碉楼等历史遗存。村内还保留着众多百年以上的古院落,浓阴半遮中、小桥流水旁,古宅院落随处可见,有三合院、四合院,随山势高低错落有致,房屋青砖灰瓦,木窗雕花与砖雕石雕相衬成趣。
村里最有名的古迹是马致远故居。马致远是大都(今北京)人,西落坡村的一处小院儿被认为是他退隐山野后的住址,有他的一阕词为证:“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西落坡村相对东落坡而言就是西村,这个说法虽未被史书证实,但却被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至今。故居坐西朝东,门前是小桥流水,绕过影壁进一间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间。故居房间现在成了介绍马致远生平、元代的戏剧等的展室。
村中还有一处叫“大寨”的古遗址,又叫落难坡,是古代的一所监牢。相传在金代
时,宋朝的徽、钦二帝被押解往金中都途中曾囚禁于此。在桥耳涧村外有牛角岭关城遗址,这是当年古道上一处重要的收费关隘,关城东侧留有当年过往驼、马踏踩而成的蹄窝,现在还清晰可见。
寻访罢历史遗迹,有一样特产不能错过,那就是韭园酱菜。韭园酱菜放在造型古朴的陶瓷坛里,打开坛子,一股咸香带着蒜香直抵肺腑。用干净无油的筷子把里面的咸菜一样样地夹出来,有豇豆、辣椒、佛手瓜、甘露、菊芋、鬼子姜、苤蓝、黄瓜、大蒜、姜……和别人家的咸菜没什么区别,腌的也是那几样东西,可味道就是不一样,脆嫩清香,甜咸适度,酱香浓郁,爽得很。当地人说,没什么新鲜的,就是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坡上自家种的菜,浇的是山泉水,灌的是农家肥,菜摘下来用山上的水洗干净就能腌了。腌制时令也有讲究,必须是秋天满园子菜都熟了的时候。纯手工腌制,添加盐粒、大蒜、白糖、白酒等调味,不放防腐剂。
【温馨提示】
地址:门头沟区王平镇
公交:地铁苹果园乘929路(木城涧或千军台方向)或892路(斋堂方向)石古岩下,向左步行约两公里即到
自驾:阜石路-109国道-下苇甸-王平镇-韭园村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