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的音乐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灰蓝色的标新立异,三联画似的床屏设计,这款床像说它跟李斯特一样有个性。

你可能从未想过,古典家具与古典音乐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联性。

作为一种不限年龄、不限年代、不限种族、不限国家的人类共同“语言”,音乐节奏能够直击灵魂。

伟大的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并企图通过绘画,将这种节奏与音符通过“画”的形式定下来。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追求古典音乐所在年代生活方式的古典家具也一样,暗地里追寻着古典音符节拍里的生命力。

1

巴赫的家具?

沉稳与虔诚的生活家

巴赫,这位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伟大音乐家,精通音律自不在话下,纯朴厚重的形式、沉稳大气的基调、对宗教的虔诚,化在他的音乐里,成为一种成熟守旧、大气磅礴的特色。就像巴赫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首无数次被影视作品引用的杰作,缓缓流畅的音律似乎在诉说着对生活最虔诚的信仰,温温吞吞的节奏似乎在一丝丝剥开深藏于内心的灵魂。在那个还信仰灵魂,追求灵魂的年代,人们的内心澄澈明净。

巴赫特色表现在古典家具之上,反映古时贵族的华丽家居时,最质朴最无加雕琢的感觉跃然纸上。这样的古典家具并不希冀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它们更愿意在原汁原味的古典中,反复咀嚼,一次次体会从旧事物上获取新的可能、新的启示。因此,灌入巴赫灵魂的古典家具,应该是气势磅礴而又古风扑扑的。外观的曲线流出流畅的节奏感,浪漫华丽的雕花雕出18世纪的宫廷古风。

例如新快报记者在吉盛伟邦看到,古典家具品牌lacasa的一套古典套间家具就颇具巴赫韵味。其中的一款设计稳重的大床,沉稳的颜色、古典严谨的外观霸气十足。立体雕花的题材是欧式传统家具必不可少的苕莨叶,叶子蜷曲,半边的叶子卷成海浪,旺盛的大叶则是火焰。这种强烈对比,仿佛在演绎着一部水与火相互争斗的故事,就像是思想忧愁斗争的激烈碰撞。

2

莫扎特的家具?

轻巧童真的浪漫主义者

莫扎特与“天才音乐家”被画上了等号。3岁显示出高超的音乐天赋,4岁跟随父亲学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开始巡回演出……35岁英年早逝,但几乎留下是当时所有类型的音乐作品,多数流传后世。从小生活离不开音乐,直到作为宫廷音乐家,莫扎特音乐里始终不失纯真的音乐本色。例如《费加罗的婚礼》里,一种活泼轻盈的童趣被写进音乐里,宫廷式的欢愉浪漫也卓见笔墨。只有莫扎特与音乐的世界,这样的美妙被高纯度地提炼出来。

因此,属于莫扎特的家具应该是轻巧而充满浪漫风情的。这样的古典家具可能偏向洛可可风格,细细弯曲的椅腿上反复的玫瑰雕花,精致而不失优雅。浅淡粉嫩的色彩衬托出宫廷女子红粉菲菲的浪漫情致。

位于红星美凯龙的Li-ma也有一款十分“莫扎特”的家具。粉白色的小小床头雕刻着一朵朵纯洁的玫瑰花,粉绿色的床单给这种浪漫增添了几许新鲜的美好,让人醉心于这种近乎矫饰的古典之美。

3

李斯特的家具?

张扬个性的奢华爱好者

出生于19世纪的李斯特也是一位宫廷音乐家,在他之前,多少位著名音乐家将古典、浪漫等各种风格轮番演绎。到了李斯特,他不愿意因循守旧,即使同样的浪漫派音乐也要用极快的速度、高超的技巧、狂放的气势,让人晕眩、着迷。而李斯特的大名,也因此深深地烙印在这些技巧高超、个性张扬的音乐之上。

符合李斯特个性的古典家具必须要有独特的个性,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个性?首先,可以从色彩上着手,一定要与众不同,至少是少见的色彩;其次,外形也要区别其他,不要那些麻木了眼球的平凡设计;再者,即使再标新立异,古典主义的本色不能变。

在lacasa店内,记者看到另外一款个性与李斯特一样张扬的大床,灰蓝色的丝质面料决定了它的不寻常——很少古典家具喜欢这种颜色。床品别出心裁地采用如同古典三联画一样的设计,微微向内包覆的设计霸气十足。

4

舒伯特的家具?

成熟豁达也浪漫

被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也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生活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接的时代,舒伯特的音乐虽然有古典遗风,但浪漫主义仍然是他生活和作品的最大主旨。例如舒伯特的作品《听,听,那云雀》,莎士比亚的诗歌被舒伯特用来作曲,曲中蕴含诗意:在云雀阳光明媚的清晨唱歌,长满鲜花的河边,有一位美丽姑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使得只能感动听觉的音乐,拥有产生视觉画面的能力。

舒伯特的浪漫与莫扎特不同,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是孩童般童趣的,那么舒伯特的音乐更像在描绘成年人对浪漫的憧憬,在浪漫的同时,还多了一份性感。因此,具有舒伯特味道的家具,成熟豁达的浪漫色彩就是其精神主旨。同样用玫瑰花,莫扎特式的玫瑰是小巧精致的,而舒伯特则是大气盛放的。

例如香伯廷的一款浪满玫瑰床,飘扬的丝带藏绕着一朵朵盛放的玫瑰,就像是成熟的闺阁少妇散发出成熟性感的味道。搭配优雅高贵的丝质面料,让这种浪漫更加温和贴心。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