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七级古镇的前世今生
2011年,对七级古镇而言意义重大——
这一年,在运河岸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七级码头,发掘出的石牌上记载,该码头于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更加印证了七级运河古镇的历史,而挖掘出的七级码头也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一年,当地党委政府确定借助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运河七级古镇”品牌。现存的七级古街、古码头、碧霞祠、狄家药铺等历史遗迹保存较好,这些都为运河古镇的建设提供了历史依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7月3日,本报记者来到七级镇,试图一探全市重点旅游项目之阳谷七级运河古镇的前世今生。
【七级中桥】原是一座晃晃悠悠的木桥
沿京杭大运河到“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阳谷七级古码头,拾级而上,七级古镇就在眼前。
七级镇政府位于七级镇中心位置,沿其所在的大街西行百余米便到了运河上的南桥。
以南桥为界,桥东的联排二层楼看起来现代感十足,而向西望去,古镇气息迎面扑来。
记者沿着运河东岸一路北行。运河沿岸工人作业声此起彼伏,在建的仿古建筑已渐趋成型。
一直北行便到了中桥。“七级中桥是漕运时期有名的码头,当年曾有巨石砌成的七级大台阶,七级镇因此得名。”七级镇宣传委员孔繁坤介绍说。
张金梅今年65岁,家住中桥附近的她对于中桥印象很深刻。“我上小学的时候这里根本没有桥,就是一艘船,后来稍大一些,此处才建了一座桥。不过,当时是木桥,只有一个人伸开双臂那么宽,走上去晃晃悠悠的,每次都得小心通过。”这样提心吊胆过桥的日子直到1992年修建了这座石桥才结束。而随着风吹雨打的侵蚀,现在石桥桥身已经破旧不堪,扶手也有多处脱落。
【七级码头】17级石阶保存得十分完整
中桥东侧便是七级码头了,民间有“金七级,银阿城,铁打的周店”之说。“七级是粮食码头,小米黄澄澄的,像黄金,因此七级被称为‘金七级’。”孔繁坤说。
在历史上,七级的确是粮食码头。明清时期,七级古码头南侧就是粮仓,当时的七级码头是莘县、阳谷、东阿等地漕粮北运的起始码头。莘县、阳谷、东阿等地官府征收上来的粮食都要先运到七级,然后从七级装船北运。
禁不住岁月侵蚀,古时繁华至极的七级码头曾被埋在地下百余年不见天日,直到201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才将其发掘,17级石阶保存得十分完整。担心汛期河水上涨会对台阶造成侵蚀,近日,七级镇已经将部分石阶进行了掩埋,目前有13级石阶暴露在外,4级被埋了起来。
从古码头拾级而上,一条铺满青石的小路通向古街道。这条古街道就是“七级街”(现在七级街地下仍有延绵200米的老码头石板路)。
虽然七级街已经在风雨中渐失原来的模样,但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店铺。起脊青瓦,典型的明清时期的“板大门”。古街道只有4米宽,显得很狭窄。紧靠七级古码头的七级街西头是食品铺,然后就是狄家药铺、翟家酒坊、翟家祠堂和“一碑担两间”茶馆。
“一碑担两间”茶馆位于七级古城隅首西北角。这个茶馆地处要害,生意很红火,从七级码头上岸的商人都会到这里歇脚,要上一壶茶慢慢地品尝。茶馆只有两间,中间大梁,在大梁的正下埋着一座石碑。石碑正好处于中间,因此,有“一碑担两间”的说法。其实,“一碑担两间”的谐音是“一百单两间”,意思就是茶馆虽小,但是很敞亮。
过了中桥,沿着河堤继续向北行走,记者远远地望见一座石桥。北行数百米后,记者走到这座显得十分古老的石桥前。“看到桥墩了吗?是不是很特别?它是由一块块石碑砌起来的。”孔繁坤告诉记者,这座桥建于“文革”时期,当时桥西的村里人贡献了自家的墓碑石刻等,才砌起了这座桥。记者发现,各石碑间的接合部位清晰可见,一块石碑上刻“崇奖节孝”四字,很醒目。
据介绍,此石桥的位置在古代是一座水闸,控制着河道的水位。在这座石桥北不到十米的运河西岸,有一个看起来酷似涵洞的砖体建筑。“我们管它叫水簸箕,就是简单的水利工程,它与河西村里的庄稼地相连,地里一旦出现积水,就能通过这个水簸箕排到运河里,这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孔繁坤说。
【文化底蕴】以历史文化为经脉建古镇
说到古人的智慧,则不得不提依托于七级码头积淀的七级镇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记载,明朝后期,阳谷曾建立过不少义学书院,七级镇的冉子书院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造就过大批科举名士。东关街的翟作桢曾是嘉庆皇帝的恩师。嘉庆继位时,想起已经从京师回原籍定居的老师,遂派员来七级为翟作桢建功德牌坊。
明代大文学家、戏剧家和诗人汤显祖由江西赴北京赶考,以及会试中进士后赴南京礼部时,曾多次在七级镇停留,在田宗开设的客馆中盘桓留住几天,写下多篇深带感情的长诗。
明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间,阳谷乡贤名流写有五首咏七级古镇的诗作,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运河和七级古镇的繁华景象,如“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为言万里路,此处是通津”、“云帆万里拱神舟”等句。
以上这些历史文化的见证都将再现在运河七级古镇中。
“历史文化的再现将成为运河七级古镇的经脉。”七级镇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七级运河古镇的设计理念及内容构成。
在七级镇,关于七级古镇的规划图鸟瞰图已不新鲜,在聊位路路西七级镇规划区北就立着一张,在南桥、七级码头亦皆可见。
除了以历史文化为经脉,七级古镇建设还将以运河文化为框架、民俗文化为血肉……
【规划发展】明年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
古镇区规划面积7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主要包括以古码头、古街为主的运河文化旅游区,以顺河街为主的商业购物区,以湖为主的水上娱乐休闲区,以园林宅院为主的休闲居住区等四部分。在保留该镇原有的古迹、清末时期、“文革”时期的建筑外,按照“修旧如旧、综合配套”的理念,以恢复七级运河繁荣时期的明清建筑为主。
根据规划,2013年年底前,七级古镇将完成运河沿岸的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5亿元,主要完成沿河部分旅游景点、3万平方米商业街建设、6万平方米河道衬砌、2.6万平方米道路硬化、4万平方米绿化及镇区主干街道两横三纵1.5万米管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七级镇古镇商业街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根据七级古镇规划设计的总设计师钱运选的规划设计,七级码头是古镇的“坐标”,运河文化是古镇的主题,所以古镇建设以运河文化为框架。据七级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会对“七级码头遗址”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在古运河的原址上设计建造古镇,根据地形分析,西边是由南向北、略呈S形的现存运河河道,东边有三四处似断似连的凹地,这是运河改道前的故道。在设计中,将这些凹地小湖贯通起来,并将运河河道上的北闸桥和南桥附近与主河道挖通。这就形成了B形的水系循环带,增加了东、南、北三个小湖和东、南、北三条水街,构成了古镇的主框架。重建漕运衙署、粮储仓廒、闸署兵营等官署。同时,将重修冉子书院、功德牌坊等古迹。在恢复老街巷上,七级镇将在保留现有老店铺的前提下,重建“春和堂”——狄家药铺、“一碑担两间”茶馆等店铺。同时,在隅首西北角划出一段“毛镇老街保护区”。
按照古镇风格的定位,街内的大街小巷的路面都要求铺设石板效果,不会出现现代水泥路……
随着七级古镇项目的不断推进,“掬运河碧水,看旅游小镇,可叹文化积淀传承激扬,逛七级古街,望碧霞君祠,顿感千年时光穿越轮回”将变为现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