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民居院落有“多古”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廓如丹青。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描绘的阆中古城,而今又如何呢?6月23日,恰逢端午佳节,阆中古城的民居院落如同往昔一样迷人,如诗如画,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阆中古城的民居院落星罗棋布,兼具南北风格,有四合院,有园林,有徽派民居。有“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在古城,当一道院门打开,你会发现别有洞天: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再仔细观赏,长檐遮阶,瓦当、吊檐、门窗都有纹饰。

据考证,阆中古城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为明清建筑。

叩开古街巷里一扇扇厚重的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李家大院、杜家大院、秦家大院,还是孔家大院,那一窗疏影斜竹,那几峰嶙峋假山,以及回廊里的笼中画眉,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的立体图画。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在中国,窗子是一幅画。”阆中古民居的窗子,就是这样的蕴含了中国人审美观的一幅幅画。

这是因为,阆中人很肯在窗子上下力气,古民居的窗子纹饰繁多,达500余种,被誉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奇观。

阆中还有一“多”——“多”字形结构的民居,即第一重天井和第二及第三重天井不在一根轴线上,错位成一个“多”字,因此,院中有的房间的四角并非直角,而是两个锐角,两个钝角,十分有趣。

据说,设计这样的“多”字形,寓意“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孙家大院等就是这种“多”字形大院。这种“多”字形民居建筑形式全国罕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丽江、山西平遥,也没有这种格局的居民院落。

再来看看阆中古城民居院落的“古”。位于古城白花庵街的孔家大院,相传为孔子第七十六代孙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孔家大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间房屋左右对称组成,占地300余平方米,门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极图和彩绘龙纹。

位于武庙街的李家大院坐北朝南,前店后寝,占地1000余平方米,院内厅堂高大,门窗纹饰精美。院内有几株老桂花树,又称“李家桂花大院”。有据可考的是,李家大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李家“同心堂”中药房设于此,世代行医。中厅供奉关公像,后院望月楼3个天井中,佳木幽兰四时飘香,属于典型的明代建筑。

阆中的古居民院落风格各异,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悠远。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