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特色小吃复兴路在何处

特色小吃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积淀。近日,有关部门在调研中挖掘出包括肉制品、面点、糕点等的40余种聊城特色小吃。这些特色小吃大都经过近百年的传承,在口味和外形上皆有其独到之处,但在知名度上却不尽人意。

现状: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别看我们店小,每天能卖出几百个呱嗒。”据在沙镇经营呱嗒生意的张老板介绍,近几年开店做呱嗒的越来越多,甚至在济南、北京都有专门煎烙呱嗒的店铺。

早在2006年,聊城的全羊火锅、范怀梦烧鸽、红房子蒸包、五更炉熏鸡等7种小吃上榜“山东名小吃”,另有武大郎炊饼、刘氏熏鸡、尹阁下凡肉、“刘福寿”白仁被评定为“山东名小吃”。而在2011年9月,武大郎烧饼、潘金莲咸菜等6款特色小吃落户济南颐正大厦。

问题:躲在深闺无人知

“某些地域小吃之所以闻名全国,关键在于它们形成了品牌,而品牌的形成除小吃本身外,宣传和推广也起着极大的作用。”谈起我市特色小吃的推广,市商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采访中记者发现,聊城小吃虽然种类繁多,但摊点分布零散,且大都在背街小巷。市民张先生表示:“我们去其他城市旅游,都能找到当地特色小吃一条街,不仅可以美美地吃上一番,还能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在我们聊城却没有专门的特色小吃市场。今年‘五一’小长假,有外地的朋友想品尝聊城特色小吃,但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能充分体现当地特色的小吃店。”

出路: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

聊城特色小吃中不乏知名品牌,如何真正发挥其品牌效应?有市民建议提升特色小吃的文化品位,增加饮食文化的附加值,从而提升其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记者从市商务部门了解到,我市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为特色小吃的推广创造条件,建立集吃、住、行、游、购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小吃一条街,适时举办“聊城小吃品牌”评选活动,推介新产品、开展创品牌活动,创“明星户”或“示范户”等,并适时建立聊城名小吃行业协会,以弘扬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提高行业管理、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小吃行业走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