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芙蓉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芙蓉镇是天然的土家族古建筑展览馆、土家族工艺品陈列馆,是历史文化十分厚重的大书。我曾多次游览芙蓉镇,总是流连忘还,可谓百看不厌、百读不烦。龙年四月,应永顺县政府邀请,我和国家以及省里领导、专家参加了“中国芙蓉镇景点圈土家族舍巴节”。“土家族舍巴节”是以摆手舞主体的大型民俗文化节会,土家语“舍巴”是汉语“摆手”的意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芙蓉镇三面环水,融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土家族转角楼、石板古街形成一幅精妙绝伦的民族风俗画卷,被誉为“土家族第一镇”。芙蓉镇原名为“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为汉代酉阳县治,现存汉代墓群、酉阳雄镇等名胜古迹。自从明代建立施溶州土司机构以来,王村一直是酉水流域重要码头,早有“楚蜀通津”之誉。清朝初年,王村街道已有铺面三百多个、饮食客栈一百余家。故清代《乾隆永顺县志》记载:“王村市,在(永顺)县南,离城九十里。上通川黔,下达辰(州)、常(德)诸处,为永(顺)郡通衢,水陆码头。凡进城货物必于此处雇夫背运。设施溶州巡检一员并外委一员驻扎于(王村)市,同对岸千总一员,专司巡辑。建有仓廒贮谷,并建有公馆一所。”著名作家沈从文撰文赞叹:“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后因著名作家古华编著的小说《芙蓉镇》在此拍摄电影而改名为“芙蓉镇”。电影《芙蓉镇》展现了古色古香、风格独特的古镇风貌,令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有诗赞道:“石级步上九重天,叶舟帘梭银河边。千户相依醉石上,瀑布铜柱紧相连。”2011年,芙蓉镇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镇”。

芙蓉镇由河畔街、商合街、半边街等组成一个睡狮形,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从酉水码头依山坡延伸到五里牌,街道两边一栋紧挨一栋的土家族转角楼把五里长街装扮成为两条昂首腾飞的巨龙。穿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王村瀑布高达百米,故称芙蓉镇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游览芙蓉古镇,一般先从酉水码头开始,沿着石板古街,往上走玩。酉水码头与古街街口衔接之地是座城门。从城门进去,就是石板古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月23日,芙蓉镇风景区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我和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们兴致勃勃地漫游了芙蓉镇古街道。我们首先经过“土家花桥”,然后来到酉水河畔,只见王村瀑布两旁土家建筑众多。左边十多栋正宗的土家族“双厢走马转角楼”为土王行宫,曾是古代土司首领避暑之地。右边街道两旁的300多栋明清时期土家族古建筑飞檐翘角,木楼吊脚,鳞次栉比,别具韵味。临街商铺店肆,灰砖墙,木板门,构成一幅古朴典雅的图画。沿着酉水码头拾级而上,石板嵌成的梯形古街长达五里,成为国内有名的影视拍摄基地。1988年开放的“湘西民俗风光馆”展有镇馆之宝“溪州铜柱”等民族文物。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士愁反抗楚王马希范统治,亲率万余土家士兵攻打辰、澧二州,爆发“溪州之战”。战争结束以后,楚王马希范和土家首领彭仕愁缔结盟约。次年,立“溪州铜柱”于会溪坪(在今古丈县)。铜柱重五千斤,高一丈二尺,形为八面。柱上铭刻《复溪州铜柱记》,以楷书记述楚王不得去彭士愁统治的诸州征收赋税、抽派差役和强买山货等条款,还写定以铜柱为界:溪河以上为土家彭氏管理,以下为楚王马氏统治。溪州铜柱虽经千载洗刷,霜雪剥蚀,依旧精纯光润,伟然耸立。所镌颜体、柳体阴文清晰如初,是我国古代稀有的艺术珍宝。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因建凤滩电站大坝,溪州州治故城被淹,溪州铜柱被移至永顺县王村镇花果山,竖有翘角仿古凉亭保护。现在,溪州铜柱被移进芙蓉镇湘西民俗风光馆里。

走完蜿蜒而上的“王村古街”,就到公路边缘。沿街饭店、商铺一字排开,多打“土家族十大碗”和“天下第一螺”等招牌。看见满街销售土家族米豆腐、醪糟、米酒、绿茶、姜糖、腊肉、香肠、火焙鱼、黑腌菜、野菜、银器、竹器、织锦、绣品、蓝印花布和雕刻等旅游商品的生意人,我就想起著名电影《芙蓉镇》中勤劳致富的黎桂桂、胡玉音夫妇,他们颇有相似之处,都有淳朴的传统美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天下午,我们在芙蓉镇溪州土司广场观赏了有着独特祭祀仪式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芙蓉镇土家族舍巴节”文艺演出。上万名土家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参加了土家族舍巴节盛典。摆手堂正中央供奉土家族的八部大王神像,大坪中间竖立8根龙旗和凤旗。悠扬的甲马号声响起以后,一位权威的土家梯玛引领12位梯玛,手持师刀、铜铃、牛角等法器,举行祭祀“八部大王”仪式。祭祀完毕,礼炮三响,催人起舞,全场沸腾。永顺县、古丈县千余名纯朴的土家族人表演了梯玛歌、摆手舞、铜铃舞、毛古斯、花灯戏、打溜子、挖土锣鼓、咚咚喹等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向海内外游客展示了原生态的土家文艺。演职人员在掌堂师指挥下,整齐地变换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表演土家迁徙、狩猎征战、农桑纺织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画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夕阳西下以后,独具土家特色的牛头盛宴和神秘之夜把“土家族舍巴节”推向高潮。土家艺人在芙蓉镇瀑布湾游道上,手拿火把,表演“千人大摆手舞”。瀑布湾火把闪耀,酉水河河灯点点,身着土家族服饰的千名群众依山起舞,临水欢歌.鼓声阵阵,余音袅袅,回荡在瀑布湾山谷间,重现清代诗人彭施铎在《溪洲竹枝词》中描写的“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土家大摆手舞喜庆盛况。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