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家具修复面对残缺要有更高标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花梨交椅 十七世纪 高一百零四厘米 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藏。

1996年,美国纽约佳士得公司拍卖了这把黄花梨交椅,成交价50多万美元。买主把它捐给了自己家乡的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该馆为此交椅设了专门的展区,供大家参观。某天来了个大胖子,一屁股把这椅子坐塌了。之后,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聘请了专家将交椅修复后就再不允许人坐了。

我最初喜欢古家具时,北京还有几位能修复古家具的老师傅,他们退休在家,接活儿修理以补家用。虽然每个人性格有异,手艺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眼中都闪着祥和的光,对待涣散受伤的古家具颇具耐心。那些年,我常把一些缺东少西打成捆的家具扛去,过上个把月,一件完整优美的古家具就焕然一新站在我的跟前。

没有亲身体会这一神奇过程的人无法享受这一快乐。历史的浪涛比我们个人的经历要汹涌,只是你离它越远,它就显得越平缓。我们民族的破坏力与建设力对等,喜欢不破不立;我少年时亲眼所见的破坏,于今一想仍刻骨铭心。当我能和老师傅凭靠理想和耐心将古家具修复,而它又能与我们再次同行时,那种享受不再是单纯的享受。

北京南城的祖连朋师傅手艺高超,王世襄先生的旧藏中有许多由祖师傅一手修复。我认识祖师傅时,老人已七十高龄,手脚迟缓却仍有力精确,修复家具的态度一丝不苟。古家具常有受伤缺损,补上一小块容易,只是吻合木纹难寻。以祖师傅那代人的标准,木纹如不与伤处吻合,不可动手;于是他常常为选材一耽误就是几天。那时的修复收费都是计件制的,约定俗成。

许多由祖师傅们修复的中国古代家具,今天已遍及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传统手艺中还有修复这个行当,过去修复家具的师傅是不做新家具的,跟修鞋师傅一样,只修不做。修理比制做更多一层要求,那就是要有应变的能力,面对残缺,还要有更高一层的道德标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