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厅堂:古典醇厚萦绕方寸之间

明代李渔之言:“盖居制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在中式厅堂的摆设艺术上,凸显出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尤为重要。

中式厅堂:

古典醇厚萦绕方寸之间

文/陈盛娥

厅堂对于一个家而言,是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居其内,感受到的是简洁明快的色彩与干净利落的结构传达着主人对待美好生活的诚恳态度。

历史风尚,严肃美学

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情结,往往植根于内心深处。明清时期,上至宫廷内府,下到文职官员宅邸,在传统形式的建筑中,家具的陈设与布置,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传统的沿中轴线排列的建筑布局的影响,宅邸中堂常以等级鲜明的对称摆放、中规中矩的布置手法为陈设原则。可见,明清时期对于厅堂具有一定的摆设规律,陈设相当考究。在突出会客的使用功能以及艺术观赏的同时,更注重庄重雅致、风华脱俗的客厅气氛。

这种“居住美学”,明清时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故宫(微博)内的乾清宫布局周正庄严,王权尊卑一目了然。其正中的三级高台上设金漆龙纹宝座,并以此为中心,想两边平行铺展,座前置书案,后为金漆香几,几上承珐琅质香炉,力求对称工整、肃穆之感。同样的,文职官员宅邸的厅堂布置深受皇家审美的影响,亦是如此。一般于正中靠墙摆放一张条案,墙上悬挂画作或者后置屏风,大案下摆八仙桌,桌边放两张太师椅,左右两侧摆放花几。当然也有在正中置放一扇插屏门,插屏前摆有一张平案、一张贡案,两侧摆放宫作椅,这在福州三坊七巷二梅书屋的大厅、林则徐纪念馆可窥见一斑。此外,在不少经典名著中都有记述。比如《红楼梦》里对探春屋里的陈设有一段描述的文字:“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一边设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墙上当中挂着一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案上设着大鼎”。

总而言之,家具是厅堂摆设艺术的精髓,是空间流动的一大景致,在摆放上必须有协调性和统一性,保持遥相呼应。以八仙桌为中心对称布置家具是常见的格局;案类家具一般置于厅堂正中,且不移动,用于置放各类古玩摆件;倘若客厅进门的对角线恰为通道,可放置具有分隔室内空间、装饰等特点的屏风,既赏心悦目又能给人以富贵华丽之感;靠北墙放平头案、翘头案或架几案;椅子应顺着进门两侧一字排开,显现出大气整齐的空间;凳子可根据使用情况增减数量;高花几适合摆放在客厅光线较好的墙边或者是客厅中间的柱子旁。此外,墙上悬挂的书画与中式家具应物景相随,相得益彰,烘托出文化韵味。所谓厚重、典雅的意境,就自然而然显现出来。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客厅摆设的背后蕴含着深奥的风水学。比如,座椅区不可冲煞到屋角,沙发不可压梁;不悬挂刀剑、火器等尖锐的软饰在墙上;保证顺畅的气流;主事业运的正北方向放置山水画;主声名运的正南悬挂红色的木雕工艺品;主健康运的正东方向,放置茂盛的绿植等等。

在传统厅堂这一方空间里,等级观念、艺术体验和文化底蕴被统一于一身,不仅综合反映了居室主人文化教养、爱好趣味、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

大雅至简,质感生活

传统文化的日渐回归,牵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在追求品位的现代生活中,对于客厅的布置陈设,则是强调“舒适”、“视觉”、“功能”的和谐。那么,如何合理布局与陈设才能演绎时尚,凸显家的温馨与舒适,增添别样的情调呢?

首先,对于客厅的整体把握上应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意境,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个极富生活美学的空间。在布局上,家装客厅空间通常有四种方式: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对称式、营造温馨感的平行式、便于灵活变化的直角式、多功能化的众星捧月式。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陈设都应力求相互呼应,舒适宜人,有“移步换景”的效果。对于会所空间来说,更是要遵循传统,将正中视为这个空间的中心区域,其他功能区域以它为轴,适时分布,以给人尊重之感。

其次,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平和宁静、温文尔雅的轻质生活。硬装和软装的巧妙结合更多的是丰富空间的形态,创造生活的质朴,空间的简朴与优雅,气质的自然与怡人。在软装摆放上,可将红木沙发作为主角,凸显文化底蕴。另外,配以绿植、布艺、陶艺、画作,以及不同格调的灯具极其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舒适自然的把东方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看似随意却又经得起时间推敲。

最后,在延续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应让每一个置身之中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随”的境界,摒弃过多的修饰,运用一种自我的独特方式勾勒出休闲却又有深意的韵味,提升空间的观赏价值、生活价值。这样一个明朗素雅的环境也能让我们有一种情感的愉悦。

以《福安瑞景名仕》为例,本案的客厅成为一个分隔的功能性空间,置身其中,古风新韵一览无余。设计师运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特点使之更富有现代气息,强化了整体的韵味;金黄色的主调,尽显一派奢华,刹那问便抓住了人们的视线;流淌的色彩与巧妙的几何造型,这些美术范畴中常用的概念被设计师运用自如;简单稳重的鸡翅木清式沙发孕育着空间不可或缺的气度;复古的吊灯、质朴的中式花格木窗、官帽椅、别致的大花瓶、瓷器等软装饰品,成为了辅助空间的点睛之笔,能增加空间的稳重感和文化感;富有现代气息的电视背景墙、流露出一种时尚格调,而留白之处,气韵犹存,静雅似水。如果说之前的这些元素是舒缓的前奏,那么那一扇具有装饰性与功能性的镶红木玻璃门,则掀起了视觉享受的高潮。它不仅让整体与局部自然地衔接,也实现了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效果。

又比如,《大儒朗园》这套客厅设计旨在将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所体现的高雅清净,与富于时代气息的生活方式所辉映的简洁大气相融合,来满足主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我个性的坚守。这里没有处处引经据典的跌宕起伏,只有传统元素的现代演义,色彩上的黑白处理,迎和了中式家居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这种质朴并非奢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平凡的表象,骨子里散发的情愫让人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不经意之间调慢了内心躁动的频率。

明清时期,对于厅堂的摆设将至高无上的尊贵、风水摆在首位,而在现代生活里,陈设与设计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未来与时尚,人们在中式客厅的布局更加注重营造温馨自然的氛围,以传统的文化设计元素为要点,让东方古典与西方时尚握手言欢,演绎一场低调的奢华。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