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与《宫2》服饰比拼——妃嫔朝服篇

妃嫔朝服

表抵赖,都知道你家033是熹妃,那领子(我不知道那叫什么)的样式绝对是朝服没错。常服你见过有谁这么穿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也掠过那个老气的发型开始说服装。首先,这颜色,麻麻辩称这是嫩黄色,那我们就以嫩黄色的眼光来看待这件其实已经僭越了的衣服。首先那领子上的波纹图案想呼应裙角却十分拙劣。然后,顺便提一下裙角的波纹图案。那橘黄色、浅蓝色和墨绿色的组合真是十分有“创意”!不庄重,很跳脱。如果作为常服,这种纹路是不应该出现的,如果作为朝服,这种颜色是不应该出现的。总之,就是个矛盾综合体。再说一下衣服的图案,清朝后妃有百蝶袍没错,可人家那衣服上没那么多花啊~如果是有层次有立体感并且大气的花朵图案也无可厚非,但是这花朵图案也未免小气得太膈应人了。那一团一团的想模仿团龙图案,做出那种朝服的样式,可花纹难登大雅之堂。图案整体寓意似乎是蝶恋花,但是布局松散,花团过于分散,让人不知道重点是胸口上的花团还是裙摆上的花团。朝服用蝴蝶图案也不庄重,如果比喻成一首歌,那就是在人民大会堂唱的爱情买卖。

妃嫔常服三连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次我决定先放他们的,要一开始有一个冲击,才能发现咱们的衣服多么美丽啊!

第一张,是那种介于绿色和青色之间的蓝绿色的颜色,小图整体看就是头重脚轻,上身的花纹太繁复,下身却太简单,忽略那明黄色的袖子。整体服装的通病就是……花太多,太杂,太乱,其实在华丽丽的宫2定妆照面前,第一套算是比较好看的了。

第二套,如果忽略那大面积的砍头掉脑袋的颜色,以及点开大图之后就会看到的那十分劣质的布料,以及袖口那一抹销魂的死人白,那么这件衣服是我比较看得过眼的意见,因为那坎肩的一字领和镶绲还是小有点看头的。但是麻麻放话了,这次衣服不滚边……那么这个坎肩的镶绲……是我的幻觉么?

再看第三套。是不合身么?看起来偏大。并且外面的蓝色和裙摆里面的紫红色又是个十分拍砖的撞色,但这件衣服的料子明显比第二件好,隐隐还有点光泽,麻麻!你也舍得用绸的了!再也不是弹力棉了!糟点在于她手上那块土黄色的绢子,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审美眼光啊!

现在来对比一下我们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找了半天,找不到那么蓝蓝绿绿诡异的颜色,于是找了个四季姑娘的浅绿色。这么鲜嫩嫩的颜色衬这个水灵灵的姑凉真是相得益彰。手上那块红绢子把四季妹的火爆脾气暴露无遗。不过仍不太喜欢这个撞色。总得来说,喜欢这套看起来就很春天的旗服,首先就是细节地,深入地8一下熹妃的服饰。先上对比图

第二件,我找了半天,没有明黄色的妃子服,因为我们不会犯那种脑残白痴弱智的错误,于是找了这么一件接近黄色的金桔色的衣服。这件衣服虽然是橘黄色和墨绿色的搭配,但是经过滚边的过度,十分和谐。贵气兼霸气,显示了主人的地位。

这件小叶子的衣服我不是很喜欢,不知道是不是打光的原因,这件衣服也亮的刺眼。冷色调的衣服却十分夺目,稍有矛盾。不过看的出来料子好了的反光和料子差的刺眼颜色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首先就是细节地,深入地8一下熹妃的服饰。先上对比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两张图都是熹妃的朝服制式。不过对比之下可以看出。033的朝服在色彩搭配上十分轻佻,压不住场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这里要说的是那种领约或者说披肩?(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那种披肩(汗,我只能叫它披肩)本该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的,因为孤陋寡闻的我没见过任何史料或者电视上小妃子能挂这种披肩。

更何况为神马你一个妃子的小披肩都能比皇后的披肩大?这是为神马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皇后你也太憋屈了吧,没朝珠戴戴个地里挖的长命锁就算了,还尼玛领子都没妃子大,你是要混成哪样啊?

其次颜色在史料上应该是皇后明黄、皇贵妃贵妃一类的高位妃子是金黄、一般的妃是暗红,……以此类推颜色主逐渐加深,如下图:

是郎世宁所绘制的,依次是乾隆的孝贤皇后、纯惠贵妃、令妃像,可以看出如上所述的服制颜色递进关系。清朝服制几乎一脉相承,因为清史稿中明确记载,大到服装整体样式,小到金丝银线都有描述。从各种绘像及图片就可以看出,从清太宗福临到光绪皇帝,所穿的样式都没有太大变动,只是细节上有一个由俭入奢的过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