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品牌建设正当时

目前,红木家具产业整体处在一个徘徊期。

因原料供不应求导致价格迅猛攀升,不少商家便把目标从销售家具成品转移到囤积原料牟取暴利上来。

这是没有长远性可言的盲目操作,会令红木市场陷入混乱之局。

业内人士指出,红木家具未来应在创建品牌上,在合理有序的市场氛围中发展。

原料有限,要重视设计工艺

红木是短期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开采、使用,导致其日渐稀少。

但红木家具经久耐用,加之具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深受消费者喜爱。

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红木市场,并把这个行业当成了一个牟取暴利的对象,整个红木家具市场随之火爆。

据了解,国内红木家具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深入,缺乏长远性、预见性。目前,红木家具没有全国性品牌,基本上都是区域性品牌。

红木家具收藏界原来对材质看得比较重,但这一趋势正在逐渐改变,设计工艺被越来越重视,而材料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由于原料稀缺、产出成品有限,决定了红木家具市场前景看好。

因此,大可不必走囤积原料、高价出售原料的路子,这是目光短浅,“食明日之粮、果今日之腹”的表现。

品牌效益,实现利益最大

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作为高端消费品的红木家具,在诸多顾客群中,应尽可能将目光锁定在高收入人群。

这样客户数量虽有所下降,但收益却不降反升。

为满足这类人群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对红木家具的整体投入,在质量、质感、设计、工艺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创建自己的品牌,如此才能享受品牌效应带来的收益。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料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把红木家具推向永远的供少于求的产品类型,实现利益最大化。

看清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红木家具企业应抓住机遇,注重质量,以质取胜,树立起鲜明的红木品牌形象。

对于原料,应采取分批采购、先留后用的态度,以保证原料供应。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不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如此。

我国产品因其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贸易战中利益被缩减,只好扮演初级加工者的角色,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红木企业应吸取教训,提升服务与质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走品牌化道路。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的竞争。

品牌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是广大消费者认可并选择的最佳产物。所以,品牌就是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赖以生存的保障。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市场动向,并拥有占据市场地位的品牌。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