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资料图片

今年,灵渠计划以独立项目,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记者昨天从兴安县文体局了解到,灵渠申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相关文本已通过自治区初审,并报送至国家文物局。本月底,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国内文物、考古、河运、水利等方面专家,到兴安灵渠实地查看。

广西申报4处,灵渠最被专家看好

灵渠是秦代水利工程建筑,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灵渠自秦代开凿以来沿用至今,基本保持着原来的结构、原理和特点。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拥有最古老的陡门(船闸)、最悠久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灵渠工程的许多奇思妙想为后人提供了水利建设的科学范本。比如,灵渠铧嘴、大、小天平坝具备“三七”分水功能;北渠蜿延延伸一倍的长度、降低落差,防止了南渠无水可流的现象;南渠上设置的自动溢洪装置(泄水天平),预防了洪水对县城及下游居民的侵害;建设36座船闸为秋冬枯水季节的航运畅通提供了保障等。

目前,全国只有广西和海南没有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4月15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广西准备申报的有4处:兴安灵渠、宁明花山岩画、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柳州三江侗寨。其中,灵渠与花山岩画为独立申报项目,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将与蓬莱、广州、泉州等七个城市联合申报,三江侗寨则与湖南、贵州联合申报。

记者了解到,《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制定的评审标准。它要求参评的遗产,需要“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参照这些要求,灵渠凭借诸多优势,在广西申报的4处遗产中最被专家看好。

与国内同类遗产相比,灵渠更具历史价值

今年2月9日,广西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各编制单位对“申遗”文本编制情况汇报,对“申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世界文化遗产驻中国专员办专员杜晓帆等有关专家,就申遗有关知识作了介绍。

据悉,世界范围内,水道类遗产比较少,只有9处,其中5处完成申报。在我国,水道类遗产只有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和灵渠等3处。目前,都江堰已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和灵渠一样,正处于拟申报阶段。

专家分析,京杭大运河开凿的时间远远晚于灵渠。虽然也使用弯道带闸的原理,但京杭大运河多处弯道被破坏,在遗存的古代弯道河段方面不如灵渠完整和典型。灵渠以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的军事作用和原生态的完整性,以及位居灵渠周边的秦城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关窑、石马坪古墓群、严关口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具备更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