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茶
连考古学家也不知那是什么年代,在花果山麓住着一群美丽的小鸟。这里奇花异卉,争芳斗艳,唯独没有茶树茶花。小鸟们打听得在那温暖如春的南国胜地到处都有丛绿的茶园,于是结队而来,衔采颗颗茶籽,取道回山播种。当它们飞临庐山之巅时,但见奇峰崔嵬,花繁似锦,好一派妩媚景象,把小鸟们吸引得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放喉歌唱。不觉将衔来的茶籽一颗颗撒落在庐山的峰峦岭崖之间。从此,一年年,一月月,茶种在庐山开花结果,繁衍生息,及至到了东汉时代,才开始由来山修行的寺庙僧尼采摘植用。

美好的传说只不过告诉人们庐山茶原是一种野生植物,之所以成为今天享誉海内外的云雾茶,这是因为茶苗得以在庐山这独厚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而成。庐山为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中等山地,靠山湖泊众多,河港交错,尤其是北有长江环绕,东被鄱湖襟围,常年水气蒸发,在受到山地潮湿气流阻挡时凝集成云雨。兼之山间九十九道峡谷子,泉飞瀑泻,湍流不绝,累累亦蔚云雾,使得庐山年平均雾日高达193天左右。庐山茶正是在长年受云雾笼罩,日光直射时间短,茶生其间,熏炙入质,构成茶芽肥壮,白毫披复,液汁饱绽,醇甘耐泡的品性。加上制茶工艺日益精细,就得名为天下称道的"庐山云雾茶"。被定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1971年始,列入特种名茶出口。
庐山云雾茶自脱离野生胚胎后,人工种植的历史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相传佛教净土宗始祖慧远,就曾在东林寺以自己栽种云雾茶款待诗人陶渊明和道长陆修静,相互"话茶吟诗,叙事谈经",给文苑留下了"虎溪三笑"的佳话。元和十(公元815)年,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曾来庐山北香炉峰结造草堂,闲适隐居。他以"药圃茶园为产业",甚至把茶当酒:"无他今杞酒,无比此壶中",终日饮茶吟诗,排忧自娱。待到唐代茶叶专家陆羽,命庐山汉阳峰康王谷为"天下第一泉"、观音桥的招隐泉为"天下第六泉"后,庐山云雾茶更增添特有魅力。此后宋、明、清历朝都封为"贡茶",进献朝廷。

随着一代代劳动人民把栽种制作云雾茶的传统方法保留、发展到今天,新的科学培育工艺技术更臻完熟,制茶质量也不断提高。云雾茶叶经采摘、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揉、拣剔、提毫、除末、烘干、摊凉及包装等10多个工序,庐山云雾茶就制成了"条索壮丽,青翠多毫,入水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香鲜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的优质特点。云雾茶叶含有较多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生素。如用陶瓷制作的壶杯,冲入开水泡茶,茶质甘澄,色味持久。喝上几杯不仅茶味清香入口,止渴解毒,更可使人舒畅心情,焕发精神。实在欲罢不舍,真正回味无穷。1959年朱德委员长视察庐山植物园,工作人员端上一碗云雾茶请他品尝,朱委员长喝后十分赞赏,即席赋作《庐山云雾茶》诗一首。诗云: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