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鸡

石鸡,学名棘胸蛙,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耳,石鱼)之一。其肉质可与仔鸡媲美,它生活在山涧溪流石洞内,故称石鸡。石鸡形体与青蛙相似。雄体胸部有许多大黑刺,(雌体没有),背部有园疣,疣上有刺,动物分类属两栖纲蛙科。

石鸡一般隐居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石下,500米以下山溪内也少有分布。庐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谷幽峰翠,清泉汩汩,流水潺潺,宁静,郁闭,潮湿的生态环境,正是石鸡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庐山石鸡长期在这里繁衍后代,延续种群。

庐山石鸡历史悠久。在五十年代,庐山各水系内,石鸡随处可见,尤以山南各水域内更为丰富,每当暑季,石鸡抱对繁殖,活动更频繁。

庐山石鸡个大体肥,成年个体一般重200克左右,大的300-400克,最大的可达500-600克。石鸡肉松脆,香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少,易于消化吸收,是味美的滋补性山珍。

石鸡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石鸡性味平,入心,肝,肺三经,具清心,润肺,祛痰,利水,降气,提神等功效,除对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外,还可治疗心烦,口渴,肺炎,肝炎等。据<<本草纲目拾遗>>载:"石鸡尚可滋补,治疗小孩痨瘦,疳积。"

石鸡以昆虫等动物性饵科为主,它能捕食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的叶甲科,金龟子科,天牛科等科的昆虫。石鸡在消灭森林虫害,保护森林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开发,庐山的优美环境受到污染和改变,原来一些清彻透底,鱼游蛙嬉的山溪流泉,成了倾倒垃圾,排放废液的污沟秽水,严重的危害鱼和蛙类的生存。即使在水质较好的水系里,由于人们无节制的抓捕,石鸡也所余无几。现在很多餐馆的所谓的"庐山石鸡"的菜,很多都是用牛蛙假冒的,小心点,别上当!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