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侗族饮食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侗族酸鱼酸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江侗族酸鱼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不离酸”,侗族民间的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菜、打油茶等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魂牵梦绕。

“侗不离酸”是流行在侗族民间的俗语,嗜酸、爱酸是侗族人饮食的一大特征。侗族的“酸”制法独特、种类丰富,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素酸主要原料包括青菜、辣椒、萝卜、豆角、黄瓜等。荤酸包括用糯米饭、辣椒粉配制的酸猪肉、酸鸭肉、酸鱼等。侗家的酸醇香可口,味道独特,日常餐餐不离酸,待客不离酸、办喜事不离酸、敬神祭祖不离酸、送礼交友不离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侗族打油茶

侗家喜食油茶,一日三餐打油茶。客人来访,侗家主妇先架锅打油茶视为礼节。而且吃油茶不算碗,主客之间边吃油茶边聊天,往往在主人的盛情下,客人十几碗油茶下肚而不知觉。油茶的制作颇为讲究,极富特色,油茶制过程,习惯称为“打油茶”,这是从煮茶水过程中用茶滤或铁瓢捶打茶叶而使之出味的动作来的。油茶的佐料有炸米花、炸花生、饭豆、糍粑、汤圆、糯饭、香料、青菜猪肝粉肠等等。所有配料,均讲究少而精,每次每样只放一点,连茶水在内,只装小半碗,慢慢品尝。逢年过节,侗家人边品尝油茶边塞歌,吊脚木楼里茶香、歌美,构成了衣服极为浪漫和谐的生活画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江侗族糍粑

侗族以糯米为主食,其饮食特点大多就与糯米有关联,酸食、打油茶、吃五色饭、包粽粑、打糍粑等饮食品种和习惯均是由以糯食为主食的这一主要习惯派生的。糯饭一般均用木制的蒸笼来蒸制,一日蒸一次,用葫芦挖制而成的“饭波”来盛装,一家蒸糯饭,十家香四溢。春节期间婚嫁之时,糯米糍粑作为招待宾客的食品以及送礼的礼品,是必不可少的,糍粑的形状均为圆型,象征团圆、和睦、友好。除了打油茶、酸食、糯食以外,三江侗族特色饮食还有鱼生、百草汤、烧鱼、紫血等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