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里的“洋房客”

在东城区东四十三条的一个百年四合院里,住着房东傅珺老两口和法国房客“老瑞”一家三口,他们已经一起生活了3年。

这个四合院是我国戏曲研究家傅惜华的故居。3年前,“老瑞”和中国妻子小孟搬到了这里。7年前,“老瑞”远从法国来到四川求学,与同学小孟相爱,随后两人来到北京发展。由于喜欢胡同闹中取静的感觉,就在这里租住下来。

“一开始就知道来了洋租客,彼此都不熟。”傅珺的丈夫温弼回忆说,当时里院单独成院,两家人并不来往,直至有一天傍晚,他在自家西房屋顶上纳凉,老瑞爬上了里院屋顶吹风,两人迎面撞上了。老瑞主动打起了招呼,于是他邀请老瑞上了自家屋顶,两人开始聊起了老北京的历史,很是投机。

“老瑞是个勤快人,什么都自个儿动手做。”认识后,温弼对老瑞赞不绝口。他和妻子发现,小夫妇总是早出晚归地忙工作,不禁有点儿心疼,于是不时地给他俩送点包子、炸酱面。赶上逢年过节的,还端点儿腊八粥、饺子,让他们尝尝鲜。老瑞夫妻也很懂得礼尚往来,里院中间长了一棵柿子树,每到11月初都会结满杮子,于是他俩总是把打下来的第一篮杮子送给老两口。老两口家的屋门坏了,老瑞拿着改锥,几乎趴在地上,为老两口修好了门。

去年秋天,小孟生下了一个小宝宝,取名“秋秋”。老两口就像自个儿添了孙子一样高兴,两家人的来往更加密切了:老瑞夫妇将家门钥匙交给老两口保管;老两口也经常陪秋秋玩儿。入冬了,秋秋晚上总是哭,老两口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于是,他们找出了当年小孙子盖过的棉花被,拆洗晾晒干净后,给秋秋送了过来。他们说:“孩子光盖着毯子和毛巾被冷,能不哭吗?”老瑞夫妇初为父母,不擅长给孩子换尿布,老两口就手把手地教他们。秋秋爱吃饺子,老两口就特地包出迷你饺子,煮熟了趁热儿送过来……

最让老瑞夫妇感动的是,去年冬天,他们带着宝宝回法国过圣诞节了。当时正赶上周边煤改电,限期一周领电卡,于是老两口垫付了3000元钱为小两口购置了电卡,并在小两口回家的前一天提前插电,让屋子暖和起来,老人说:“这样宝宝回到家,就不会冻着了!”

“每年过年,我都和温叔叔一起放炮仗!”老瑞说,3年来,他们都会和温弼夫妇共同辞旧迎新。在他们看来,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老两口就是他们的亲人。

(记者 王琼)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