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掀“涂鸦风波” 学者热议能不能“宽容”
一群沉浸在爱情中的涂鸦者,在一条富含历史风貌的老马路上用修正液遍涂“爱的印记”,只因马路有个美丽的名字——甜爱路。
临近情人节,虹口区甜爱路因为一场“涂鸦风波”成为舆论热点。所在街道一次次清除路面及围墙上的涂鸦,路人用修正液涂画的印记却并未减少。在微博上,“到甜爱路涂鸦去”的“召集令”并不少见。
尽管修正液的涂画并不美观,但舆论发酵近一周,大多数论调站在支持涂鸦者的一方。不少市民和学者认为,涂鸦作为情侣们自发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应当得到政府部门的理解与宽容;更有论者援引普陀区莫干山路、宝山动漫大场甚至伦敦东区、巴黎左岸、马德里政府大楼等例子,建议在甜爱路开辟专门涂鸦墙,打造“爱情涂鸦旅游”。
然而,热烈的呼声却无意间遮蔽了这样的问题:情侣们在墙上地上的涂画是否称得上“涂鸦”;甜爱路又是否是涂鸦艺术的适宜之地?
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张松看来,简单地对涂鸦行为予以一边倒的支持,并不符合甜爱路的特性:“作为历史风貌保护区,任何额外设计都应与原有风貌相协调。如果轻易赋予涂鸦功能,恐怕只会造成破坏。”
甜爱路南起四川北路,比邻山阴路,属于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历史街区的特性,使得甜爱路的涂鸦问题与莫干山路等地有了本质不同。
张松介绍说,西方人的涂鸦艺术,一般在废弃厂房、郊外和艺术家集聚区进行,对这些地方的涂鸦当然给予宽容和鼓励;但对于历史街区,是否允许涂鸦则有严格控制。以伦敦为例,因涂鸦而闻名全球的东区,是由濒临废弃的贫民窟改建而成的艺术家集聚地,而甜爱路这样的历史街区显然不属此列。“在英国,如果你的房子属于历史街区,别说涂鸦,哪怕是窗户换一种颜色,都必须向政府申报。”
舆论将甜爱路与伦敦东区等案例简单比附,未免步入了认识误区。而行人“因为爱情”在甜爱路上的涂画,已令街道方倍感困扰。
2008年,四川北路街道把甜爱路一侧围墙打造成印有古今经典爱情诗句的“情人墙”,并在路的一头设置了邮筒,甚至配备了“爱情专用邮戳”。他们并不曾想到,这些举措在让甜爱路人气骤增的同时,带来了更多麻烦——“情人墙”上的诗句旁,随处可见修正液甚至石刻留下的文字;邮筒坐落的大理石板上,专门设计的心形图案周围满是涂画。
“这里作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涂鸦并不符合马路的气质;何况很多涂涂画画的行为,其实算不上涂鸦艺术。”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鼎忠告诉记者,不少涂写的文字图案并不雅观,街道每年都在与之“周旋”中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此外,情人墙和邮筒也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10年,邮筒底座甚至局部粉碎,而情人墙上,钢笔、记号笔等墨水会渗透到石板里,无法清洗。
在杨鼎忠看来,情侣们表达爱意的冲动可以理解,也不应予以打压。但究竟通过怎样的形式予以呈现,并不是坊间热议的“辟一面墙”那样简单,“这需要周全的考虑”。张松也认为,如果路人们真有巨大的涂鸦需求,也应当经充分论证,在风貌区周边选择合适的位置予以引导;况且,实现“爱的表达”,真的非“涂”不可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