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国景观村落”再添“乡村文化遗产家底”

1100年的悠久历史,四面群山环绕,山泉汇集一水,民居沿水而筑,36座桥沟通两岸,家家有鱼塘景观……江西婺源坑头村的美独具韵味。此间揭晓的第三批“中国景观村落”,获此殊荣的9个自然村落兼具景观独特、文化多样和艺术审美,为我国再添“乡村文化遗产家底”。

周庄、同里、宏村、西递……近年来,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古村落让人们享受着寻古探悠的美感与情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使具有传统风格的村落文化景观,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消失,并找到一条有效的保护之路?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已进行三届,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支持。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出席评审会议。

此届评审活动自6月在上海正式启动后,来自文物和古建筑、遗产保护、农林乡村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多位专家评委先后深入各村落,实地考察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最后经过终审评委会审核与投票,选出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城子村、贵州从江县增冲村等9个“中国景观村落”。

“要让中国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活力。”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总顾问罗哲文表示,古村落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与共的生存空间。这些人文景观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与悠久历史的见证,而且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考察,从建筑、规划、文物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让古村落景观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古老再度新生,这是“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也希望借此唤醒民众更强的文化保护意识。

据介绍,在5个月的时间里,评委们根据推荐和申报,相继考察了17个候选古村落,从文化多样性视角看文物、古民居的保护问题。评委们认为,“中国景观村落”此前已颁两批名单,古村落的美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髓,需要广泛认知、精心保护、谨慎开发。对一些景观村落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