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维修真危险:既不戴安全帽,又不设防护设施

昨天,家住体育场路的市民王先生致电晚报热线96466反映,称他家附近的古建筑维修已经好几天了,施工方却一直未在其周围设置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在未戴安全帽的状态下在近六米高的屋顶铺瓦,看上去十分危险。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所在的院子位于体育场路3号的古建筑北面,进出院子的唯一通道是紧挨着建筑东面的一条小巷。上周四,他见有施工人员在古建边搭脚手架,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是来给古建进行维修的施工队。“这所老房子是民国建筑,年久失修,每天在它旁边走来走去挺危险的。现在有人来对它进行维修,本来是件好事,可没想到这一修却修出了新问题。”王先生说,自从脚手架搭起来以后,每天出门他都会发现有站在四米高的木板上的工人。由于施工方未在脚手架周围设置防护设施,这些工人又不戴安全帽,“赤手空拳”地“凌驾”于小巷之上,看得人打心里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另外,据王先生介绍,前两天他出门路过巷子时,见到一个工人正在屋顶铺瓦,一不小心瓦片脱手掉落下来,在地上摔得粉碎,这又引起了他的担忧:“住在我们院子里的七八户人家,每天都要从这条通道出入,万一被瓦片砸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昨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来到体育场路3号。这是一栋两层楼高的石库门建筑,大门上有一块写着“控制保护建筑”的标牌。建筑的东面部分被错综复杂的脚手架包裹着,紧挨着古建的一条一米多宽的小巷里,粉碎的瓦片散落一地。按照王先生提供的地址,记者在巷子尽头找到了他家所在的院子,经观察,这条巷子确实是进出院子的唯一通道。在现场,记者对施工设施进行查看后发现:这些脚手架为竹质,在起支撑作用的竹竿上,有几块木板未被钉子钉住,只是被简单搁在了上面。而在脚手架的外围,施工方也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设施,在巷子里抬头看,这一根根竹竿显得十分单薄。下午2点,记者再次来到体育场路,见到了负责这栋古建维修的施工方负责人查先生。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三名工人正在进行屋顶的瓦片铺设,他们三人均没有佩戴安全帽。对此,查先生并不认为有任何不妥,他说:“这种小工程,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一点都不危险。”对于瓦片掉落地上的情况,查先生则连称不可能,说:“巷子里那些碎瓦片是工人施工时从屋顶上换下来的旧瓦片,是要作为建筑垃圾运出去而临时堆放在那里的。”那为何不设置一些防护网之类的安全防护设施,来保护工人以及行人安全呢?查先生表示这是小工程的惯例,他说:“每天从这条通道进出的也没多少人,如果要走过,喊一声提醒工人注意就行了,没必要弄防护设施。”最后,在记者的建议下,查先生组织工人,将未完成铺瓦的部分房屋用网布罩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