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宅明清古建筑群修缮工程获“罗哲文奖”

卢宅明清古建筑群修缮工程获“罗哲文奖”

上月底,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志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暨“罗哲文奖”颁奖典礼。由该公司承担施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古建筑群修缮工程,获得了2011年度“罗哲文奖”荣誉称号。据悉,全国仅10项古建工程获此殊荣。

修缮房舍280余间

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文物建筑修缮、仿古园林建筑为一体的专业施工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接了卢宅古建筑一期、二期、三期修缮工程,这些工程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涉及厅堂房舍280余间。

“通过修缮,很好地保护了卢宅古建筑群。”张立志说,通过几期工程,同时穿插进行的卢宅老街治理,溪流拱桥的疏通整治,这才使得保存下来的各类府第厅堂、宅院民居可以从明代景泰年间开始,按成化、弘历、正德、万历,到清代的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光绪,直至民国年间,排列成一处东阳厅堂演变发展的建筑“博物馆”。而这段历史,追溯起来跨越了大约500年。

修缮坚持“修旧如旧”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古建筑群的修缮工程自然与普通建筑维修工程不同。从申请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需经过严格审批、研究、修改。

最近一次修缮是从去年10月底开始的,今年7月完工。本次修缮,主要对世进士第、铁门里、慎修堂、小洋楼等四幢厅堂民居进行原状修整和防护加固。这四幢厅堂民居,均在卢宅保护规划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

“工程量本身并不大,但用工、耗时较多。”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小云说,文物修缮必须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建筑真实的历史信息和价值。比如看似简单的鹅卵石地面铺设,在修缮工程中,难度也不小。需按石灰、泥土1∶5的比例作改性土进行铺设,鹅卵石大小和铺设形式则需按遗存的鹅卵石地面施工。

慢工出细活,这次修缮证明,“还原历史”是非常成功的。

修缮培养技术骨干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修缮,卢宅古建筑群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为人们研究封建社会、研究建筑历史、研究文化艺术提供了一处重要史迹。

而对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来说,通过对卢宅古建筑群的修缮,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木工、石雕工、砖雕工、油漆工等行当都有专业修缮工人。

另据了解,该公司也是金华地区成立最早的一家文物建筑修缮公司,至今,已承接了除卢宅古建筑群外的不少省级、市级文保单位的修缮。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