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除红木乱象 卖场推保真服务

一直以来,在红木家具市场中,商家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耳闻。这让想要购买红木家具的消费者,勘察再三后仍觉惴惴不安。针对这一现象,一些红木卖场提出“保真”口号,希望能规范商家销售,也给消费者提供保障。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但要完全做到“保真”,不仅需要商家的诚信和自我约束系统的建立,检测手段和监管机制的跟进也同样不可或缺。

现象

鱼龙混杂不可忽视

红木家具行业是否真的很乱?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红木家具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生产厂家、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商家利用消费者专业知识不足的弱点,在利润的驱使下,多少会有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据介绍,虽然近些年红木家具行业比以前规范,但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

1.以假充真。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红木家具消费维权办公室主任赵夫瀛介绍,目前个别企业会采取“以假充真”的方式欺骗消费者。一些是将类似红木的进口木材以容易让人混淆的名称命名,如“非洲黄花梨”、“非洲红酸枝”等,实际上它们与红木中的“黄花梨”、“红酸枝”并非同一种类,但通过这种方式模糊销售,可以卖得好价钱。另一种方式是以价低的红木冒充价高的红木,虽然都是红木,但由于销售商隐瞒了真实情况,也属于“以假充真”。

2.减料。赵夫瀛还介绍,有的商家将由不同材料掺杂制成的家具,当做同种材质的家具销售,通过不同材料的价格差来获取高额利润。连天红家具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兼客服经理刘海潮也介绍,虽然《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中不限定红木家具是全红木,配件部分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木材,但一些商家会恶意地将不起眼的部位使用“非红木”,并在销售时当做“全红木”家具销售,这也是一种欺骗手段。

“红木家具中的白皮也很严重。”刘海潮还介绍,一些企业在红木家具制作的过程中掺杂白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虽然相关标准中规定白皮不能超过10%,且目光所及的部分都不能使用白皮,但白皮作色后根本看不出来(除非是做破坏性试验或全部砂纸打磨),白皮的使用量很难确定,需要几年或十几年后家具出现问题或维修时才会发现,有些商家就会浑水摸鱼,在家具中掺杂较多白皮,从而影响了红木家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偷工”。除了材质外,部分企业红木家具的做工也存在问题。赵夫瀛介绍,红木家具一般采用榫卯结构,好的榫卯结构做起来十分精细,家具也更牢固。但一些企业在做的时候为了省人工费采用简化手段,比如在部分榫卯结构处使用胶粘或者铁钉代替榫卯结构,大大影响了家具的牢固度。

卖场纷推保真服务

对策

◎居然之家 红木大会堂

针对红木行业的一些乱象,一些卖场纷纷于近日推出“保真”服务,以各自的手段来推动行业的规范,并努力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居然之家丽泽店辟出2万平方米的场馆作为红木馆,并定于明日正式开业。该卖场就提出了“全保真,假一赔二”的服务承诺。

举措:据居然之家丽泽店副总经理胡云涛介绍,全保真就是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红木家具的材质与销售员承诺的一致。为了达到此目标,居然之家从多方面下手:该卖场将与商家签订《全保真合同》,保证家具使用材料为红木国家标准中的五属八类中的树种;同一个家具使用同一个树种,解决不同材质掺杂的问题。卖场还要求商家在价签上详细写清家具的材质、产地、价格等,并在合同中写清楚。

除此之外,卖场还专门聘请了来自林科院、家具协会的业内人士成立了专家团队,定期到卖场内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红木家具材质有疑惑,居然之家还将提供检测服务。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的是“假货”,将启动居然之家的先行赔付机制,“假一赔二”。

业内说法

实现全保真有一定难度

对于卖场推出的保真服务,业内人士多持肯定态度,认为此能进一步规范市场,对消费者的权益有所保障,但也有人指出,要切实做到“全保真”,在执行的过程中依然有一定难度。

商家诚信才能全“保真”

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招寿田表示,卖场推出这些严格的惩罚机制,有利于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对规范商家的行为确实有一定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这是值得肯定的。他指出,如果是非红木代替红木,此时采用保真服务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属于同一类中的不同树种,就不一定了。

他介绍,国家标准规定红木分为“五属八类”,每个类别下有不同的树种,但目前只鉴定到“类”。对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鉴定方面的研究员张立非解释,科学的鉴定对木种到“属”或“类”,如果要做到种的鉴定属于形态分类,需要根据花果叶等来进行树种鉴定,虽然有的人可以根据经验来判断,但从木材上鉴定到“种”的科学依据并不充分。

招寿田举例说,红酸枝类有多个树种,比如交趾黄檀、奥氏黄檀等,但前者1.5万-2万元/吨,后者价格是15万元/吨,他们都属于红酸枝类,但差价很大,此时就只能凭消费者的经验来判断。“商家如果不诚信就会有问题。”一旦发生由属于同一类的“树种”产生的纠纷,从法律意义上没有办法解决,此时所谓的“保真”意义就不大。

招寿田还介绍,如果确实要求保真,则质检站要对厂家出售的每个产品都进行检验才叫保真。如此,不仅厂家检测费用较高,质检站也需要对每件产品进行跟踪,需要时间和人员,实现起来双方的成本都较高。但如果厂家很诚信,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红木家具行业的规范不仅需要外界的监督,更重要的是企业诚信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

相关法规需要完善

红木家具中的白皮也会影响家具质量,有标准规定家具中的白皮占比不能超过10%。刘海潮认为,只有通过破坏性试验或用砂纸将家具全部重新打磨才能完全辨别白皮的占比量,两种手段的代价都比较高。

他认为,在没有有效手段监管和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商家很容易“掺白皮”。这些问题直接指向法规中“白皮占比的操作性”。在他看来,法规的完善、检测手段的跟进对于市场的规范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