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与汛期赛跑抢救文物

“我们刚来了一个星期,就发掘出十几座汉代墓葬,考古价值非常惊人。时间紧,工作量大,大家都吃住在船上,日夜奋战。” 5月15日,在淅川县香花镇水库边一汉代墓葬群的发掘现场,头戴草帽手拿铁铲的考古专家马新常告诉记者。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同时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随着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两岸将有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物沉入水底。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于2005年启动,目前共有30余支考古队汇集淅川,争分夺秒地开展抢救工作。

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丹江口水库日前出现近10年来少见的低水位。“低水位给文物发掘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在7月初汛期到来之前,一批文物点必须得到及时发掘,及时保护。”淅川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

为确保文物安全,淅川县新建了南水北调文物整理基地,已入驻省内外考古发掘单位11个,修复整理文物17344件,同时启动库区文物巡护项目,选配地方文物保护员136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保护机制。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