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洞沟遗址迎来第五次大型考古发掘的第四年度考古发掘

日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入水洞沟,开始对水洞沟遗址进行自2003年第五次大型考古发掘的第四年度考古发掘。参加这次考古发掘的有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学院等科研教学部门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等20多人,预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重要考古发掘活动。

水洞沟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宁夏境内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类文化遗存。遗址位于银川市区东南约28公里鄂尔多斯台地东南缘的水洞沟盆地周边。已经历了五次大型全国考古发掘活动,分别是1923年、1960年、1963年、1980年与2003年。1923年发现并首次发掘第1地点,1960、1963、1980年三次发掘第1地点。2003—2005年完成第7地点和第2地点T2探方发掘,已出土各类标本200000件。从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显示,水洞沟蕴藏着最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数万件科学标本,其文化形态可以与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作全面对比,内涵非常丰富,受到了国内外考古学界、古生物界和地质学界的高度重视。此次考古发掘,将完成2003年以来第2地点发掘的最后一期田野工作。即第2地点T1探方的发掘,解决第2地点各文化层大年代、关系、环境演变,以及文化遗物的空间关系和埋藏特点。建立第2地点的连续剖面并进行年代学、沉积学和环境学的测试分析。

据了解,今年将结束第五次全国大型考古发掘。随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联合完成第五次考古发掘报告。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