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战国双墓”出土大棺超六安王棺木(图)

六安“战国双墓”考古发掘追踪
外椁与内棺间,被分割成数个方格状的外藏室,南、北、东方向3个外藏室陪葬文物共有100多件
六安“金领欢乐世界”建设工地战国双墓昨日初露真容,经过考古人员一个星期的发掘,北墓外藏室被打开,琳琅满目的陶器和青铜器陪葬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北墓发掘】
已出土百件陪葬品
记者昨日在发掘现场看到,这两座古墓南北并排相距约四五米,北墓外椁已经打开,可以清晰地看到墓室的基本结构,长方形的外椁与内棺之间的空间,被分割成数个方格状的外藏室,外藏室里的陪葬品十分丰富。
考古人员介绍,北墓为木椁墓,墓椁长7米、宽4.24米,南、北、东方向3个外藏室陪葬文物共有100多件,其中北边外藏室全为陶制的陪葬冥器,南边外藏室为青铜实用器,均为生活常用器物。
发现神秘冥器“甫”
其中,陶制的冥器“甫”在该市战国古墓中首次发现,记者看到,“甫”是一个个叠加堆放在一起,上下有脚,呈长方形的盒状器物。考古专家介绍,“甫”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本义是“苗”,表示田中有菜苗之物,寓意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丰衣足食。另外,在东边外藏室里还有一个青铜灯盏,灯盏由一个铜人举着,虽然灯盏与铜人底座已经分离,但仍能看出其雕工相当精美,可见墓主人生前生活奢华富足。
大棺超六安王棺木
该市文物考古队长汪欣介绍,战国双墓从4月1日开始发掘,首先发掘的是北边相对小一点的墓葬,但揭开外椁的盖板后,工作人员发现,这座战国墓虽然占地不大,但外椁内的棺木却很大,在清理外藏室陪葬品的同时,工作人员打开了棺盖,没想到里面还有一层棺盖。
汪队长说,该墓是重棺葬,即大棺里面还套着小棺,初步分析,这具棺木应该有三层,为慎重起见,第二层棺盖尚未开启,“但整个棺木的外部尺寸超过了当年发掘的六安王棺木,十分罕见。 ”据了解,如果发掘工作顺利,今日有可能打开内部棺盖,至于是在现场开棺,还是通过机械吊装异地开棺,还要等省、市专家到现场充分论证后具体实施,北墓开棺后,有望破解墓主人身份之谜。
【南墓初探】
百年栗木“盖住”南墓
昨日上午,战国双墓的南墓已经露出巨大的外椁盖板,正在现场绘图的考古人员介绍,南墓总长8.6米,宽6.2米,墓椁长5.7米,宽3.5米,外椁盖板由9块质地坚硬、外形规则的木板环环相扣,每块盖板长3.5米、宽70多厘米、厚22厘米。
从木椁盖板的尺寸看,均取材于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这些坚硬无比的木板在干燥状态下,即使削下一小片,淋上汽油燃烧,也不会燃起明火,初步判断应为百年栗木。
【墓主揭秘】
墓葬主人至少是贵族
汪欣告诉记者,从墓葬规模判断,如果双墓为夫妻墓的话,南墓明显比北墓大,墓主应该为男性,但也不排除两墓没有关系的可能。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双墓为同一时代墓葬。由于南墓盖板厚大沉重,将采用机械起吊。从目前已发掘的文物来看,尚未发现两位墓主人是官员或者武将的佐证,但二人生前身份不会低于贵族阶层。“两墓未见被盗痕迹,规模大的南墓陪葬品应该更多。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