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灵山发现史前“木桶窖” 在浙江尚属首次

经过4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路桥灵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近日有了重大发现:一个由整段树木掏空制作而成的“木桶窖”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据省考古所专家确认,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新石器时代遗迹
路桥灵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抢救性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400平方米左右的发掘现场,总共有8个挖了近1米多深的探方。
新发现的“木桶窖”在T1205号探方的西侧。撩开用于遮荫保护的泡沫布,一个约90厘米直径、1米深的窖洞呈现眼前,洞壁的周围一眼就能看出是整段树木的形状。路桥区博物馆馆长叶祥青指着洞壁说:“这里细看有凿痕,而且厚薄比较均匀,所以确定是人工所为。”
省考古所专家蒋乐平现场指挥发掘工作,有着近30年考古经历的蒋乐平面对这个“木桶窖”的发现非常兴奋。他说:“像这样的由整段树木制作而成的新石器时代遗迹,据我印象在全省尚属首次,全国范围内还有待查证。”
虽然“木桶窖”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查证,但蒋乐平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这个木桶贯通无底,相对荫凉的地气有利于食物等物品的储存,因此极有可能是古人用于贮藏物品的。”对此,现场有人打趣说:“那看来是古代人所用的冰箱了”。
“木桶窖”年龄5000岁
与“木桶窖”相邻近的地方,几个环环相扣的地洞也引人注意。据正在现场测绘的陕西籍技工王师傅介绍,在400平方米的探方中,共发现了这样的“灰坑”有13个,其中最大的直径有1.7米,深有1.3米。
对于“灰坑”,蒋乐平解释说:“这些坑在史前大抵也是古人用于贮藏东西的,后来荒废不再使用,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里面所积存的灰土确定其当初的大致形状。”
在发掘现场的一角,考古人员在一块一尺见方的木板上,摆放了16件在现场发掘的一些代表性物品,其中有古凿、石锛、石箭头、石犁等磨制石器,器物的精致程度让围观的人大为惊叹。同时还有一批史前陶片。
灵山遗址透露出来的史前信息,让蒋乐平欣喜不已:“根据现有的发现,我们可以推断这一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距今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灵山遗址的发现,为浙、闽两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找到了重要的中间环节,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史前文化考古的一个空白。”
据悉,灵山遗址的文化层厚度大概在50厘米至100厘米。蒋乐平说,由于受地下水位等原因的影响,现有发掘的陶片完整性相对较差,接下来即将发掘的30厘米黑土层的保存情况估计会相对好些,也许会透露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
灵山遗址的发掘工作,预计在4月底全部结束。目前,路桥区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研究对遗址及发掘出来的“木桶窖”的保护工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