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墓葬藏身于贝丘遗址
坐在水塘边老榕树的浓阴下,静静地听老人们的聊家常,数地上班驳的树影,好写意的乡间生活。这个宁静而显得有点落寞的地方,就是企石镇有名的江边古村。在这个千年古村落里,不仅有5000
年前的贝丘遗址,而且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眼下,企石镇正积极筹备欲将江边古建筑群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江边村申报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以构建和谐人文文化。
5000年贝丘遗址藏身村内
江边古建筑群集中在企石镇中部的江边村新围自然村一带,有万福庵贝丘遗址、冠堂公祠、黄氏宗祠、明清民居等共七处古建筑。
其中万福庵贝丘遗址经考古专家多次考查发现,年代距今足有5000年,中心区面积约1.2万平方米,里面有石器、骨器、绳纹夹陶、彩陶以及多处墓葬,其中一处更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万福庵贝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贝丘遗址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江边古村总占地面积7.16万平方米,“三纵十五横”的巷道成井字形网状的江边古村落布局。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13座,古民居96座,古井12眼,书室4座,围门4座,谯楼5座,古榕树6棵,水塘3口。
江边古村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全部用砖木结构向北呈坐椅型排列,其中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建筑17座,清代建筑92座,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走在村中,你目之所及、手之所触,一件件都是文物,都是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江边古民居,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考虑到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采用三间两廊的金字屋和三间一边廊的明字屋布局;在建筑用材上,多以红砂岩、花岗岩做门、窗框和墙基,豆青色水磨青砖做墙,形成独特的建筑色泽搭配;在装饰题材上,多采用岭南地区的瓜果等装饰题材,彩绘、灰塑、木雕、砖雕、石雕等具有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特别是广府建筑的重要实证。
村中私塾彰显昔日文教盛况
村中居民皆为黄姓,据江边《黄氏族谱》记载,江边村黄姓祖先自古江夏(今湖北)迁徙广东南雄后,其先祖黄云萝在南宋时期又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企石;1311年黄云萝的第七代孙黄月聪再定居江边新围,此后的新围自然村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定型成为村落。
“耕读传家”,是传统农
业社会不变的理想。走在村中,看着而生家塾、纯叟家塾、洁夫家塾,你可以想见这里昔日的文教之盛。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举人4人,秀才5人,解放前的文学硕士1人。
深厚的文风滋养,这一方水土一方人,都透露出一种平和、质朴之感。置身在古迹之中,一个人品味一下逝去的流年,散漫地想些若有若无的心事,是最相宜不过的事了。身边没有游人的喧哗,没有导游的聒噪,有的只是一种心绪的浮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