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颁行用字现身广东 堪称粤之至宝


记者近日到粤西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的农家书屋采访,发现书屋里张贴了不少红红绿绿的剪纸,其中竟有唐朝女皇武则天造的字。原来,该村附近一个山洞里藏有广东现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龙龛岩道场铭并序》,这幅1300年前的石刻里有15个字使用了武则天当皇帝时的颁行用字,可谓罕见,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擅长剪纸艺术的书屋管理人员李海良于是着意教导村中小学生们将武则天造的字通过剪纸艺术再现,让小朋友们不忘本乡本土的“罕有之石刻瑰宝”。据悉,有武则天所造字的摩崖碑刻目前全国仅存五处,罗定相关部门正在为龙龛岩摩崖石刻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壁唐朝石刻,仍然清晰可辨
谈礼村是粤西地区一个普通山村,附近多为石灰岩孤峰,溶洞众多,龙龛岩便是其中一座。“传说曾有老龙脱骨于洞中,故取名龙龛岩”,日前,苹塘镇文化站站长龙月标告诉前来采访的羊城晚报记者,据史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县令陈普光在此建道场;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泷洲(即今罗定)开阳人陈集原为道场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就镌刻在岩洞北壁。
记者在山洞北壁见到了这幅石刻,距地面约2.5米,宽约1.1米,高约0.8米,碑文竖刻,楷书,每字约为方寸大小,笔法遒丽,镌刻技艺精湛娴熟。“全文共有 41行,每行字数从20余字到30余字不等,全文共1238字,不见书写人和镌刻人姓名”,龙月标说,石刻虽已历时1300年,除三两个字剥蚀外,其余仍清晰可辨,石刻文字中有武则天造字15个。
记者发现,龙龛岩洞内还有明清以来的访碑石刻墨书上百处,据说内容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以及盛唐时期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诸多方面,为研究我国唐代政治和佛教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是历代文史人士、收藏家、金石家与学者寻访的胜地。
全国仅存五处,堪称粤之至宝
陈大远是罗定市博物馆原馆长,对于《龙龛岩道场铭并序》这一石刻曾作专门研究。他告诉记者,武周(武则天所处年代)年间的石刻除出土墓志外,所见摩崖和碑刻不多,即使有也多缺字。目前,在全国发现的“唐刻”仅敦煌莫高窟有柱国李公旧龛碑、广西有智城碑、云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新疆有万岁通天造像。这些碑刻和罗定龙龛道场铭一样,都发现有武则天颁行用字。“或许由于这些地方都在唐朝边陲僻远之地,所以才能保留至今吧”。
“龙龛道场铭是广东现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摩崖石刻,堪称岭南第一唐刻”,陈大远介绍说,清代西江名士彭泰来曾写下“岭南唐刻今在世,屈指最古龙龛铭” 的诗句,《龙龛岩道场铭并序》被收入《全唐文》和《广东文徵》中,在广东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清代罗定学者黄权称之谓《粤之至宝》。
武则天造的字,用剪纸来放大
这里究竟刻了武则天造的什么字?在龙龛岩里,由于石刻位置较高、字体较小且光线黯淡无法看清,记者回到谈礼村的农家书屋见到,15个武则天造的字拓印出来后,已由李海良用剪纸方式放大,并保留原石刻书法的风格。“武则天虽为女流之辈,但造的字都是有关天、地、日、月或社稷君臣这些字,且很大气。”龙月标说,如剪纸图中右上第一行中间的“圀”为“国”字,方框内由“八方”两字组成,意“八方土地,统于一宇”;第二行中间的“埊”为“地”字,由山、水、土三字组成;第三行左边第一字为“臣”字,上面“一”字,下面“忠”字组成,在武则天看来,臣对君当忠心如一;而第三行左边第二个“人”,则取“一生”为“人”之意。
据有关史料,武则天不但在治国安邦方面大有作为,而且还进行过“造字运动”。其实,皇帝造字在唐朝以前也有先例,如隋文帝杨坚,他原为“随国公”,后建立“随朝”。但因“随”字带“辶”,有“走掉”不稳定之意,于是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唐以后的五代时南汉皇帝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给自己造了“龑”字。“龑”字,音yan,简化体为“ ”,《新华字典》中保留了这个字。不过,像武则天这样“批量造字”当属少见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