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文物种类全数量多 考古成果丰盛
独特的地理环境、干旱的气候条件,地表、地下保存的大量文物古迹,使得新疆成为我国文物大省区之一,尤其是在草原考古方面,新疆更是成果丰盛。
在新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各种考古资料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仅地上的文物遗存就有古城址、古烽燧、古寺庙、古碑刻、古石人、古岩画等。其中石人、岩画及鹿石(刻有鹿型图案的石柱)是新疆草原游牧民族的代表性的文物遗存。从地下文物主要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随葬物品等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草原石人是亚欧草原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以花岗岩为材,雕刻成人像,一般立于墓葬地表建筑物前,面向东方,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列布,气势恢弘。
新疆至今已发现草原石人200多尊,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周边草原和阿尔泰山、天山山脉中的山间盆地草原上,其材质、造型、加工技术各有其特点。草原石人反映了古代亚欧草原民族间的文化渊源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草原居民的社会状况、意识形态、生产生活、宗教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阿尔泰山、天山、阿尔金山之中还有较多的岩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呼图壁县境内康家石门子的“生殖崇拜岩画。
新疆的古墓葬之多在全中国是罕有的,这主要是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燥以及古代新疆人口稀少、墓地未被人彻底毁坏所致。新疆比较著名的草原古墓葬有天山中部阿拉沟、鱼儿沟古墓地、尼勒克县喀什河沿岸古墓地、新源县古乌孙墓葬、温泉县游牧民族石堆、石圈古墓地、阿尔泰山南麓古墓地等。
在新疆伊犁河上游的新源、昭苏、特克斯等地的草原上,都遗留下了大量高大的乌孙古墓群,古墓呈馒头状,直径10~30米不等,大者底周有二三百米,高达七八米,当地人俗称“土墩墓。
巩留县城东丘陵台地上分布的奥尔塔克尔乌孙古墓群,整齐排列着160座土墩墓。据考古发掘,一系列乌孙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铁、陶、丝绸、金饰品等历史遗存。
近日启动的建国以来国家考古所首次在西天山一带伊犁河谷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选择了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这里是古丝绸之路进入伊犁的要冲,境内遗留下许多文物古迹,人文景观非常繁多,多处分布有元代成吉思汗三太子察合台汗西征时留下的古城堡遗址、乌孙国屯兵要塞遗址、乌孙古墓群、古点将台、古驿站、草原石人等。其中在阿吾勒山南麓分布的远古岩画群刻有鹿、马、羊、驼、狗、山羊等动物图案和狩猎、舞蹈姿态的人物图案,形象逼真,画面清晰,被考古学家认定为伊犁地区仅有的三大岩画群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