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物考古所成立10周年 市民观成就图片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日,观众在展览上观赏文物。新华网图片 周衡义 摄

丰都玉溪遗址群、巫山大溪遗址、奉节白帝城遗址群……在重庆上百项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都能见到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下月1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将迎来10周年诞辰。届时,该所将开展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庆典活动,市民可前往参观“考古十年图片展”,通过图片了解重庆考古界10年间取得的丰硕成就。

为三峡库区文物当好“卫兵”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于2000年,主要负责重庆境内的地下文物考古、保护工作。2008年,该所成立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地面文物规划、保护纳入了工作范畴,同时致力于加强不同地域、相关行业间的交流合作。

在建所10年期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主要围绕三峡工程文物考古、基本建设文物保护两方面展开工作,其研究成果覆盖了从旧石器至明清时期的各个时段。其中,在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中,该所承担了整个库区近1∕3的工作量,使得丰都玉溪遗址群、巫山大溪遗址等140座历史遗址“重见天日”,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了新石器时代的“重庆生活”。

同时,该所在重庆古代文化序列建设、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管理、钓鱼城南一字城墙等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革命抗战遗址等地面文物保护、出土文物修复、学术科研等工作中均取得佳绩。

系列庆典活动看点十足

在12月1日举行的“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业内专家将齐聚山城,共庆诞辰。

期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研究室”、“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教学实习基地”和“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将正式揭牌。

随后,专家们还将参观包括“乌杨墓群出土标本”在内的一系列珍贵文物标本,并出席“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会暨三峡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围绕“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一题展开交流,为未来三峡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此外,“三峡考古研究”系列丛书中的首批5本也将进行首发。该丛书将围绕10项课题,系统介绍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同面市的还有《重庆文物考古十年》和《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2本纪念画册。

当日上午,展览大厅还将举办“考古十年图片展”,用54块展板全面介绍重庆10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届时,市民可前往参观。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