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考古发现大南门瓮城遗址

7月13日一早,突然接到一个信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南地区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沈阳古城大南门(得胜门)的瓮城,记者立刻赶到了考古现场。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的沈彤林大致介绍了整个考古情况。

在记者眼中,已经过考古清理过的现场,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南门瓮城原来的地基部分和城墙所用的大青砖、大条石等。沈彤林说,瓮城是指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它呈半圆形,对城门起保护作用。目前发现的这个瓮城与原来老城墙的距离在60米左右。它其实也是城门的防御部分。

沈彤林指着眼下曝露出来的瓮城砖石说:它应该是原瓮城的东南角,整个建筑分为里外两层,外部为砌筑墙体,内部砌有一个高台,台上砌有砖墙,在两处之间为一层层垫土,还有夯土层。现场看到的城墙用砖都是48×24×13厘米大小,每块砖少说也有十几公斤重。据了解,此次瓮城的发现,是沈阳多年来考古中的第一次,它对于研究沈阳古城墙、城市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在现场的考古专家还向记者介绍了沈阳古城墙的历史,沈阳的砖城初建于明代,当时它称为辽东重镇——沈阳中卫城,城墙四面建有四门。沈阳城的八门形成时间在1625年至1631年之间,它将明代古城的四门改造成了抚近门(大东门),怀远门(大西门),内治门(小东门),外攘门(小西门),得胜门(大南门),福盛门(大北门),天佑门(小南门)和地载门(小北门)。在历史上,只有取胜的将军才可以从得胜门进城,而失败者却不能享受这种荣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皇帝命令调遣总兵左宝贵率领奉军精锐部队4000人,从陆路增援平壤。当时,左宝贵率大军就是从得胜门(大南门)走出的奉天城,道路两旁站满了送行的人群,盛京将军完颜崇厚也率众将士前来为左宝贵饯行。这也让沈阳得胜门在史册上留下了一笔。

是否要将大南门瓮城遗址保护起来?沈彤林表示: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破坏太严重了,是原地保护还是异地保护,这还要看专家们的最后意见。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