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大墓主人是酋长!
五度发掘中发现的玉猪和大墓,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昨天上午的含山凌家滩村异常热闹,因为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成果展在此进行,这标志着凌家滩第五次发掘的主要活动告一段落。此次发掘主要有两大惊人发现:一是“中华第一玉猪”,二是在玉猪身下的大墓,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千年一遇,十分震撼”。此外,考古人员还找到了多个墓葬的墓口,并在祭坛东面发现了一处与祭坛密切相关、建造技术相同的石筑遗迹,为进一步了解祭坛全貌提供了新线索。
酋长仍要参加劳动
在昨天的新闻通气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对凌家滩第五次发掘中发现的最大墓葬——编号为“M23”的大墓做了解读:这应该是一座酋长墓,这位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酋长,是一位大祭司、军事首领和政治首领的综合体,集神权、军权、政权为一身,在当地部落或部落联盟里可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而酋长墓所在的这片土地,也应该是当时该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为什么可以给墓葬主人身份如此定性?李修松称,首先,墓葬里有200多件形形色色的玉器、石器,而且摆放整齐有序,似乎遵循着一些特殊规则。比如墓主头部摆放着精美的玉环、玉镯、玉璜,胸部以下至脚部有大量玉钺、玉璜、石锛、石凿等,部分叠压有2~6层器物,在靠近脚部并排放着石凿,脚底竖立向上摆放着玉璧和玉环等,这种摆放方式可能有着特殊意义。“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型的古凌家滩,虽然还没有后世那些冗繁严格的葬制葬仪,但是肯定已经在陪葬品的摆放陈列上有了一些特定的规矩和风俗,并蕴涵着一定的宗教和政治内涵。”陪葬品越多、越贵重、排列次序越严谨,墓主的身份就越高。M23号墓是目前凌家滩发现的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所以可以推断墓主身份一定非常高。
其次,从墓葬位置来看,M23号墓位于被古凌家滩人看作“登天之梯”的太湖山正南面,其位置打破了作为祭祀中心的祭坛,这个位置是特殊而尊贵的。此外,墓葬上还压着一只独一无二的珍贵玉猪。这一切都说明这个墓葬是古凌家滩地区的中心大墓——酋长墓。
酋长墓突出体现了古凌家滩已经存在着显贵集团、工匠集团,他们的墓葬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这表明当时凌家滩氏族集团内部已经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氏族社会内部已经产生阶层和至上的权力。5300年前,含山凌家滩文化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开始向阶级和早期国家演进。
李修松还解释了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身份如此尊贵的“酋长墓”陪葬品中,也会出现工艺和价值都很普通、作为日常劳动工具使用的石凿、石锛呢?原来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之前的氏族首领,即使是大权在握、一呼百应,自己仍要参加劳动,就像大禹为了治水要亲自带领民众奔波一样。所以墓葬里各种玉器是作为重礼器而放置的,而石器则是墓主生前的劳动工具,作为纪念器物一起放进陪葬的。
“第一玉猪”是“野猪”
除了酋长墓,凌家滩第五次发掘中格外引人注目的还有那只号称“三最”的玉猪——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猪,堪称“中华第一玉猪”,它与当年出土的“中华第一玉龙”遥相呼应,熠熠生辉。省考古研究所张敬国教授认为,这头玉猪充分展示了远古的玉雕艺术家写意的创作思想和高超智慧。李修松副厅长则称,这头意义非凡的玉猪其实是一头“野猪”。
昨天的展示现场,考古专家仔细介绍了这头野猪雕琢的精妙之处:作者利用巨型玉石仔料的天然形状,采用粗犷而纯熟的写意手法雕刻,突出表现了猪的吻部、鼻孔和獠牙,同时用减地法表现眼睛和一对竖立的耳朵,并磨出伸展的脖子和圆突的脊背,整体表现出健壮、凶猛而威武的模样。“獠牙是区别家猪和野猪的关键。”李副厅长解释说,虽然中国的家猪驯养史有7000多年,凌家滩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只玉猪面颊两边清晰的獠牙充分说明它是一头尚未驯养的野猪。
凌家滩村将整体搬迁
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将被带回省考古研究所珍藏。有关专家介绍,在发掘工作结束之后,考古队员还将对遗址及周边地区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全面探讨以凌家滩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分布、文化渊源等问题,为凌家滩遗址的更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发掘之后的凌家滩遗址将怎样保护和利用?李修松透露,凌家滩遗址的保护已经被列入了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今后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保护:建设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展出出土文物及部分复制品;通过绿化植树等方式保护已开发的遗址周边的道路;最后是在凌家滩外围建立原始度假村,举办一些模拟原始祭祀、歌舞、制陶等活动,将凌家滩遗址打造成环巢湖旅游风景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含山县县委书记吴建国则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凌家滩遗址,今后将会对凌家滩村实行整体搬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