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区东孝街道发现清代墓志铭

昨天下午,婺城区雅畈镇村民何小勇,携带一袋重达三四十公斤碑铭碎块来到报社,想通过本报捐献给文物局,并呼吁广大市民共同保护文物古迹。

据何小勇介绍,他家住婺城区雅畈镇雅畈三村上街,他是一位瓷器收藏爱好者,对收藏文物有很高的兴致。十几天前,他在丈母娘家金东区东孝街道下于村探亲时,得知附近高带山西侧的一座古墓在修路时被推掉了。而且据村里的老人讲,这座古墓的主人曾在朝廷做过大官,村里干部已经将坟墓内的骸骨收拾并保存起来了。何小勇感觉到墓内也许还留有其他文物,决定去查探一番。

当天下午,何小勇用一把小锄子在位于高带山半山腰的墓址附近边铲边找,希望能找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在公路上修路的民工也纷纷前来观看。不久,他在第二坑内发现了几颗类似玛瑙质地的黄色珠子,往下铲时,冒出的珠子越来越多,估计有三四十颗,在一旁围观的民工纷纷下来抢夺,最后何小勇自己只带回十余颗。后经文物局专家认定,这些珠子是清朝礼服上的一种佩挂物———朝珠。

7月2日,他又来下于村丈母娘家。傍晚6时许,他沿着高带山新修的公路散步,在经过古墓现场时,突然发现离墓地四五米的黄泥地里堆着几块青石,走近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破碎了的墓志铭,上面刻有数千小楷体、小篆体的文字。他猜测这块碑铭或许跟这座古墓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于是在周围搜寻了好久,将墓志铭的大小碎片都找了找,用袋子装回了家。当天晚上,何小勇将墓志铭用水清洗干净,并试着拼凑回原形。通过对照字帖,发现碑铭上记载的是一个叫“章道政”的清朝进士的生平事迹。记者粗略地看了看墓志铭,发现上面刻有“同治丁卯举人”、“甲戍进士”、“知府”、“翰林院编修”、“南书房行走”以及“金华”等字样。

据金东区东孝街道下于村的老人介绍,该墓的主人曾在朝廷为官,古墓在以前相当豪华,总共由四个坑洞组成,墓碑、墓志铭完整无缺,墓前还设有小石桌、石凳子、石柱、石灯等,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被拆毁了。

何小勇根据自己的文物收藏经验,初步判断这块墓志铭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决定将其交给相关部门以供考古研究。昨天下午,何小勇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但未能联系上,他担心文物受到损害,就将墓志铭搬到报社,希望通过本报转交给文物保护部门,并呼吁广大市民加入到保护文物古迹的队列中来。

随后,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何小勇的带领下,勘察了墓址现场,发现坟墓破损严重,也没发现其他有价值的文物。据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墓志铭虽然已经碎裂,但主体部分保存还算完好。这块清代墓志铭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尤其是上面记载的文字,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艺术和丧葬史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邀请相关专家,恢复墓志铭的原形,并对其记载的文字资料进行考证研究。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