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坊出土大型龙纹石构件

明孝陵一带的地下到处都是宝藏,这不,在下马坊遗址附近地下2米处又发现了一个大型雕龙石质构件。

昨天,记者在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后,火速前往下马坊遗址,一探究竟。

当记者赶到现场时,这块大型石质构件已经基本展现出来了,记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这块大型石质构件有5米长、1米多宽、40厘米厚,构件上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着五爪龙和卷云纹,非常有皇家风范。

据在现场工作的工人介绍,他们是在这里对下马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这块大型的石质构件早在上个星期就已经被发现了。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阴雨绵绵,他们一直无法将其发掘出来。

不过就是不下雨,发掘工作也并不容易,因为紧贴着这个大型石质构件有一棵树,这棵大树也给发掘工作带来一些麻烦。

“我们很可能需要挪动这棵大树才可以完成整个发掘工作。”一位工人说。

那么下马坊遗址出土的这块大型石质构件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记者在现场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块大型石质构件距离神烈山碑非常近,仅有约半米之遥,它会不会与神烈山碑有关系呢?

事实上,神烈山碑在建成之后是有一个与之配套的碑亭的。记者在神烈山碑附近就发现了4个对称的柱础,这4个直径约1米的柱础就是当时碑亭四柱的柱础。只不过其中2个已经损坏得比较严重了。既然曾经有碑亭,那么这个大型石质构件会不会是碑亭的部件呢?

“这么大的构件应该不会是碑亭或者牌坊上的构件。”一位研究孝陵的专家告诉记者,这种大构件的重量是碑亭和牌坊所无法承受的,因此他怀疑这个构件很可能是另一座神烈山碑。

史料上记载,神烈山碑是由明代嘉靖皇帝所立。嘉靖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按理说他是没资格继承帝位的,但由于他的兄长明武宗死后无子嗣,他便按照朱元璋所立“先嫡后长、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度入继大统。登上皇位的嘉靖为了尊称其生父为先皇,便与群臣展开了20年的争斗。在此期间,他下诏改“钟山”为“神烈山”,于是竖立了神烈山碑。“但现在的神烈山碑很可能已经不是嘉靖皇帝所立的那块了。”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在《明孝陵志新编》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崇祯十四年,户部曾经拨银4000两,重立神烈山碑。

当时记录下这件事情的史料还说,重立的神烈山碑的材料取自宜兴,只花费了白银700两。

因此,这位专家推测,如果史料记载属实,那么目前发现的大型石构件很可能就是最初嘉靖皇帝所立的神烈山碑。不过,一切都要等这个构件发掘结束后才能做最后的判断。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