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酉水发现6000年前石器制造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南、重庆两地考古专家近日在酉水河中上游进行考古工作时,惊喜地发现一处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群。专家认为,在与巫山大溪遗址相距千里且有重山阻隔的酉水上游首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存,填补了酉水文化序列中新石器时代的空白,丰富了酉水流域古代文化的内涵,把这一地区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推到了6000年前。

曾是远古人类的石器制造厂

此次发现的笔山坝遗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水电站工程库区,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墓葬和一些建筑遗迹。

考古专家介绍,在发现的6个墓葬中包括长方形单人墓葬和椭圆形双人合葬墓,分别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两个时期。在遗址内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打制和磨制石器,专家们初步认定这里是远古人类的石器制造厂。

湘西自治州文物局副局长龙京沙说,这次的发掘填补了对酉水河流域进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通过这个遗址暴露出来的古墓葬和一些以及现象充分说明了在酉水河流域除了从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没有间断过。考古专家们还指出,这也是首次在酉水流域发现大溪文化遗址,这为研究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和扩展提供了新的素材:酉水可能是大溪文化的传播途径之一。

古人可能从沅水逆酉水而上

笔山坝位于酉水河旁,上下游分别被一条狭窄的峡谷锁住。在古时候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找到这个世外桃源的呢? “他们应该是乘船沿河穿峡谷进来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在对实地探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张春龙说,约在6000多年前,一支有血缘关系的人,从大溪文化强势地区的两湖流域出发,乘船而来。

那么他们是通过哪条线到达这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副局长龙京沙说,酉水发源于湖北来凤,流经渝东南酉阳、秀山,转湖南湘西注入沅水。所以,这支人既可能通过酉水上游的湖北顺流而下,也可能从沅水逆酉水而上,“到底是通过哪条线,还需要新的证据。”但湘渝考古专家会诊后断定,6000年前大溪文化在此与土著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这里也形成了社会分工明确、人们安居乐业的和睦社会。

6000年前已经栽培有水稻

专家在清理出土的文物时发现,这里的大溪人不但有加工用的石斧、炊煮用的陶釜,而且还有纺布的纺轮和木器加工的圭型石凿和双肩石锛。根据这些器物和自然地理环境,株州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给记者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人们从树皮上取纤维然后纺布做衣服。他们还有一手很好的建筑技术,因为双肩石锛和圭型石凿就是专用木工工具。他们首先在地上打柱洞,然后用器具凿出榫卯,让木料互相咬合,房子就这样盖了起来。当时这里还有专门加工陶器的窑场和石器加工场,他们用做好的石器去射鱼狩猎。

席道合说,从遗址的现象、环境的选择来看,应该是强烈的暗示我们,当时选择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是有利于定居农业的生产和生活,当时的经济生活中间,应该栽培有水稻,从附近的一些考古发现来看,三峡地区从6000年前左右已经栽培有水稻。

专家推断,从目前的区域和面积可以推断,在笔山坝台地的中央,肯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在等着他们。他们将继续发掘。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