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古城:惊现女性分娩的图案图

在刚刚举办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下古城”探秘组委会发布了一张探秘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一张类似于母系氏族图腾的图案。云南大学考古专家表示,由此证明,该古城的历史年龄可能比1800年前更久远。而考古博士姜岩更大胆预测,这个古迹存在于四五千前年甚至还要久远,或可超越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他们一致认为,如果这个考证能够成立,将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在发布会上,组委会向记者们现场演示了今天上午机器人下水后拍上来的带有这块图案的图像。耿卫介绍说,经过准确测量,这个图案的规则呈梯形,上边长70CM,下边长60CM,宽45CM,该图案呈梯形,上部长70厘米、下部长60厘米,宽有45厘米,而这个图,下面的小尖头,象是婴儿的头,刚刚分娩出来。姜岩博士分析说,“象汉字“祖”字就是父系氏族的标志,是从象形字“且”——即男性的生殖器的样子而来,因为觉得不雅观,所以加了一个衣服——“衣”,而形成了祖字!所以,我大胆的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女性分娩的图案,应该是一种女性崇拜的图腾,是母系氏族的产物。但至于石块的厚度,耿卫表示没有测量,因为他们最关注的是这个阴刻的平面图案。据他介绍,该图案最早发现于2005年的6月份,由耿卫所领导的潜水队队员余会朋发现的,今天正式探秘时,把它再次清理出来了。

李昆声专家分析说:“像这种图案的发现,在中国也有多处,基本上是新石器时代的东西。比如中国的内蒙古,也发现过刻在陶器上的近似图案,在欧洲的匈牙利也发现过类似的图案,不过是一种浮雕。而我们这次是石面上的阴刻。由此可见初步推测,这个古城的年代已经不止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俞元古城或西汉的古城建筑,而应该是比5000年还久远的年代。”

专家还分析说,这些石块的硬度指数为6、7,而如果在这种石块上雕刻,则需要由锑和铜的或更具强度的合金才能达到这种工艺。说明当时文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5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明。而在澄江附近另一个古迹上,据专家说,已经发现了这种锑和铜的合金制成的文物。至于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尚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