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东周古墓开棺 尸骨长出奇异"绿芽"

自靖安东周墓群从15米深的地下“重见天日”之后,一直以来成为全国考古专家及媒体的关注焦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号关注项目。7月1日,经过半年时间的先期准备,墓群发挖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首日考古专家便从墓群的G33号棺木首次发现完整的人脑,为整个墓区的发掘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7月2日,在众人的期待中,墓群的主棺开启,虽然在主棺内只发现一块保存完整的玉璜,但在下午的发挖工作中,专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一棺内保留完整的尸骨骨骼内竟然多处长出绿色的晶体,这次发现同样属全国首次。发挖工作还在继续,但考古专家表示,这处墓穴留下了许多有待他们去破译的新课题。
现场:开棺之前按习俗燃放鞭炮
2日上午9时30分,靖安县东周墓群马边上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墓群主棺开启工作正式启动。现场的专家表示,棺木开启之前燃放鞭炮,是按照我国的习俗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墓群周边用铁架子搭起了一个工作棚,周边拉起了警戒线,为了防止围观群众进入墓区影响专家的工作,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整个墓区留了一个出口,除了首日被清理的10口棺木后,剩余的35口棺木整齐地摆放在墓穴内。专家介绍,整个墓穴的外围及出口都是根据他们先期的考证之后,按照当时的原形重新还原。
主棺内发现一块青白玉龙
记者发现,墓群的主棺位于整个一穴多棺的墓室东南角一个单独小区内,主棺被考古专家编号为G47,排在墓群所有棺木之末。主棺长约3.13米、宽0.8米,主棺下面还建有棺床。受千年的风化影响,主棺的棺盖有些破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之所以将第47号棺木定为主棺,主要是因为其长、宽都大于其它普通棺木。樊所长告诉记者,主棺是在于今年4月份被发现的。当时在主棺东侧,专家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直径达30厘米、保存完好,工艺细致的圆形金箔饰物。
10时许,重达约400斤的主棺棺盖被吊机缓缓吊起,记者发现里面并未如众人期待的出现完整的尸骨骨骼,里面全部是膏泥和黄泥。为了便于发掘清理,考古专家并未戴上任何防护手套,而是直接用手在棺木内逐一清理。专家说,如果戴上手套,会影响手的灵敏度,一旦发现珍贵文物凭手的触觉可以及时处理。
经过清洗,除在主棺棺内发现部分已腐化的青木器之外,考古专家从棺内找到一个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晶莹剔透呈鱼状的青白玉龙。
樊昌生所长表示,这块玉完好无损,玉质非常好,双面雕刻,雕工精湛,是古代人装饰打扮的一种挂件。令人疑惑的是,这块玉是处于主棺的西部,而主棺墓主是头朝东,脚朝西,也就意味着这块玉位于墓主的脚下。对此,樊所长推测可能是受棺内泥土的搅乱,将这块玉方向脱离,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棺内完整尸骨骨架呈现曲形
主棺开启之后,考古专家还开启了G9号棺内,但里面并未有价值的新的发现。
11时许,主棺开启完毕之后,考古专家又开启了位于墓室西边的G8号棺木。此口棺木与主棺相比,整座棺木外形保存的非常完整。当吊机将棺木吊起时,棺内一具尸骨骨架完整的呈现在记者眼前,同时棺内还积满了水与泥土。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骨架呈侧状,手、脚弯曲,犹如死前受到巨烈的痛苦而抽搐卷缩。
现场的工作人员推测说,除了主棺之外,其余的棺木属于陪葬,这些陪葬的人可能是在死前服用了毒药,未等毒性完全发作便匆匆放在棺内,死者在棺内残留毒性发作,于是整个身体扭曲起来。
记者了解,虽然截止2日才开启了13口棺木,但已发现几具保存完整的尸骨。吉林大学体质人力学教授朱泓认为,之所以尸骨得以较完好的保存,是因为棺木木质好,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同时,棺木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墓穴内采用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再用黄土层加固,保证了整个墓穴的封闭性,而整个墓室又位于地下12—15米深,种种原因让墓群虽然经历了2500年的风风雨雨,但尸骨依然保存完整创造了条件。
自靖安东周墓群从15米深的地下“重见天日”之后,一直以来成为全国考古专家及媒体的关注焦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号关注项目。7月1日,经过半年时间的先期准备,墓群发挖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首日考古专家便从墓群的G33号棺木首次发现完整的人脑,为整个墓区的发掘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7月2日,在众人的期待中,墓群的主棺开启,虽然在主棺内只发现一块保存完整的玉璜,但在下午的发挖工作中,专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一棺内保留完整的尸骨骨骼内竟然多处长出绿色的晶体,这次发现同样属全国首次。发挖工作还在继续,但考古专家表示,这处墓穴留下了许多有待他们去破译的新课题。
现场:开棺之前按习俗燃放鞭炮
2日上午9时30分,靖安县东周墓群马边上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墓群主棺开启工作正式启动。现场的专家表示,棺木开启之前燃放鞭炮,是按照我国的习俗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墓群周边用铁架子搭起了一个工作棚,周边拉起了警戒线,为了防止围观群众进入墓区影响专家的工作,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整个墓区留了一个出口,除了首日被清理的10口棺木后,剩余的35口棺木整齐地摆放在墓穴内。专家介绍,整个墓穴的外围及出口都是根据他们先期的考证之后,按照当时的原形重新还原。
主棺内发现一块青白玉龙
记者发现,墓群的主棺位于整个一穴多棺的墓室东南角一个单独小区内,主棺被考古专家编号为G47,排在墓群所有棺木之末。主棺长约3.13米、宽0.8米,主棺下面还建有棺床。受千年的风化影响,主棺的棺盖有些破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之所以将第47号棺木定为主棺,主要是因为其长、宽都大于其它普通棺木。樊所长告诉记者,主棺是在于今年4月份被发现的。当时在主棺东侧,专家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直径达30厘米、保存完好,工艺细致的圆形金箔饰物。
10时许,重达约400斤的主棺棺盖被吊机缓缓吊起,记者发现里面并未如众人期待的出现完整的尸骨骨骼,里面全部是膏泥和黄泥。为了便于发掘清理,考古专家并未戴上任何防护手套,而是直接用手在棺木内逐一清理。专家说,如果戴上手套,会影响手的灵敏度,一旦发现珍贵文物凭手的触觉可以及时处理。
经过清洗,除在主棺棺内发现部分已腐化的青木器之外,考古专家从棺内找到一个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晶莹剔透呈鱼状的青白玉龙。
樊昌生所长表示,这块玉完好无损,玉质非常好,双面雕刻,雕工精湛,是古代人装饰打扮的一种挂件。令人疑惑的是,这块玉是处于主棺的西部,而主棺墓主是头朝东,脚朝西,也就意味着这块玉位于墓主的脚下。对此,樊所长推测可能是受棺内泥土的搅乱,将这块玉方向脱离,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棺内完整尸骨骨架呈现曲形
主棺开启之后,考古专家还开启了G9号棺内,但里面并未有价值的新的发现。
11时许,主棺开启完毕之后,考古专家又开启了位于墓室西边的G8号棺木。此口棺木与主棺相比,整座棺木外形保存的非常完整。当吊机将棺木吊起时,棺内一具尸骨骨架完整的呈现在记者眼前,同时棺内还积满了水与泥土。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骨架呈侧状,手、脚弯曲,犹如死前受到巨烈的痛苦而抽搐卷缩。
现场的工作人员推测说,除了主棺之外,其余的棺木属于陪葬,这些陪葬的人可能是在死前服用了毒药,未等毒性完全发作便匆匆放在棺内,死者在棺内残留毒性发作,于是整个身体扭曲起来。
记者了解,虽然截止2日才开启了13口棺木,但已发现几具保存完整的尸骨。吉林大学体质人力学教授朱泓认为,之所以尸骨得以较完好的保存,是因为棺木木质好,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同时,棺木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墓穴内采用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再用黄土层加固,保证了整个墓穴的封闭性,而整个墓室又位于地下12—15米深,种种原因让墓群虽然经历了2500年的风风雨雨,但尸骨依然保存完整创造了条件。
自靖安东周墓群从15米深的地下“重见天日”之后,一直以来成为全国考古专家及媒体的关注焦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号关注项目。7月1日,经过半年时间的先期准备,墓群发挖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首日考古专家便从墓群的G33号棺木首次发现完整的人脑,为整个墓区的发掘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7月2日,在众人的期待中,墓群的主棺开启,虽然在主棺内只发现一块保存完整的玉璜,但在下午的发挖工作中,专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一棺内保留完整的尸骨骨骼内竟然多处长出绿色的晶体,这次发现同样属全国首次。发挖工作还在继续,但考古专家表示,这处墓穴留下了许多有待他们去破译的新课题。
现场:开棺之前按习俗燃放鞭炮
2日上午9时30分,靖安县东周墓群马边上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墓群主棺开启工作正式启动。现场的专家表示,棺木开启之前燃放鞭炮,是按照我国的习俗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墓群周边用铁架子搭起了一个工作棚,周边拉起了警戒线,为了防止围观群众进入墓区影响专家的工作,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整个墓区留了一个出口,除了首日被清理的10口棺木后,剩余的35口棺木整齐地摆放在墓穴内。专家介绍,整个墓穴的外围及出口都是根据他们先期的考证之后,按照当时的原形重新还原。
主棺内发现一块青白玉龙
记者发现,墓群的主棺位于整个一穴多棺的墓室东南角一个单独小区内,主棺被考古专家编号为G47,排在墓群所有棺木之末。主棺长约3.13米、宽0.8米,主棺下面还建有棺床。受千年的风化影响,主棺的棺盖有些破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之所以将第47号棺木定为主棺,主要是因为其长、宽都大于其它普通棺木。樊所长告诉记者,主棺是在于今年4月份被发现的。当时在主棺东侧,专家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直径达30厘米、保存完好,工艺细致的圆形金箔饰物。
10时许,重达约400斤的主棺棺盖被吊机缓缓吊起,记者发现里面并未如众人期待的出现完整的尸骨骨骼,里面全部是膏泥和黄泥。为了便于发掘清理,考古专家并未戴上任何防护手套,而是直接用手在棺木内逐一清理。专家说,如果戴上手套,会影响手的灵敏度,一旦发现珍贵文物凭手的触觉可以及时处理。
经过清洗,除在主棺棺内发现部分已腐化的青木器之外,考古专家从棺内找到一个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晶莹剔透呈鱼状的青白玉龙。
樊昌生所长表示,这块玉完好无损,玉质非常好,双面雕刻,雕工精湛,是古代人装饰打扮的一种挂件。令人疑惑的是,这块玉是处于主棺的西部,而主棺墓主是头朝东,脚朝西,也就意味着这块玉位于墓主的脚下。对此,樊所长推测可能是受棺内泥土的搅乱,将这块玉方向脱离,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棺内完整尸骨骨架呈现曲形
主棺开启之后,考古专家还开启了G9号棺内,但里面并未有价值的新的发现。
11时许,主棺开启完毕之后,考古专家又开启了位于墓室西边的G8号棺木。此口棺木与主棺相比,整座棺木外形保存的非常完整。当吊机将棺木吊起时,棺内一具尸骨骨架完整的呈现在记者眼前,同时棺内还积满了水与泥土。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骨架呈侧状,手、脚弯曲,犹如死前受到巨烈的痛苦而抽搐卷缩。
现场的工作人员推测说,除了主棺之外,其余的棺木属于陪葬,这些陪葬的人可能是在死前服用了毒药,未等毒性完全发作便匆匆放在棺内,死者在棺内残留毒性发作,于是整个身体扭曲起来。
记者了解,虽然截止2日才开启了13口棺木,但已发现几具保存完整的尸骨。吉林大学体质人力学教授朱泓认为,之所以尸骨得以较完好的保存,是因为棺木木质好,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同时,棺木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墓穴内采用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再用黄土层加固,保证了整个墓穴的封闭性,而整个墓室又位于地下12—15米深,种种原因让墓群虽然经历了2500年的风风雨雨,但尸骨依然保存完整创造了条件。
下午2时30分许,考古专家暂时将墓群现场棺木开启的工作放了下来,而是来到摆放开启棺木的清理房,集中精力对开启的部分棺木进行清理,从中发掘棺内是否存在文物及其它新的发现。
清理房距离墓群约500米,是当地了一个粮库。整个房子约500平方米,13口开启好的棺木整齐地摆放在里面。为了保护好这些开启出来的棺木,粮库内摆放着9台柜式空调,每台空调都开到最低温度,走进粮库,在炎烈的夏天犹如进入了冰窖。
2日下午,考古专家主要对首日开启出来的G34号棺木内包裹尸骨的竹席进行清洗。当竹席里面的泥土被专家清理干净后,一具完好的尸骨呈现出来。然而令专家也感到吃惊的是,在尸骨的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附近,发现从中“长出”了多块以前从未见过的像植物的“绿芽”。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王亚容告诉记者,这些绿色的东西是一种绿色晶体,这些结晶体大多长1至3厘米,呈细长的棱形,绿色深浅不一,并能感觉到有一定的硬度,这在我国的考古工作中属首次发现。王亚容说,以前在湖南马王堆和湖北凤凰山167汉墓等古墓葬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在尸骨中也发现了少量晶体,但那是晶体是白色的。经过研究,那些白色晶体属于氨基酸晶体。
而对于首次发现的绿色晶体究竟为何物,是否也是氨基酸晶体?王亚容说,这些绿色晶体与墓主的身份一样,目前还是一个谜,所有的谜底得等相关专家一同来破译。
进展:尸骨将送至吉林做DNA
据介绍,整个棺木发挖、清洗工作得持续一、二个月的时间。对于棺内发掘将送至吉林大学实验室进一步考证,将对这些尸骨进行DNA检测,从中发挖整个墓群及墓主的更多的信息。
出土棺木将移回墓室进行保护
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吴顺清教授表示,他们正在制定整个墓室的一套保护措施,等墓室内的棺内全部出土,将棺内进行清理之后,将对这些棺木进行脱水、修复,之后再重新按照以前的位置摆放至墓室,之后加以保护。
谜团:墓主身份究竟是什么?
在2日的主棺开启工作中,由于受风化影响棺内尸骨全被腐化。留给专家的信息,是在主棺东侧发现的了一件国内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的金箔饰品,及棺内的一块玉质非常好的青白玉龙。这些所反映的种种信息,让人不由与贵族联系,那么墓主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有专家称,墓室分四个区、每个区的土色都不相同来看,棺木入土是分先后的,有可能是家族墓。但有专家认为一个坑密集地安放这些棺木,墓主们可能是集体死亡,专家认为,根据现场发现的种种信息,发现似乎当时下葬时有些匆忙,有可能是墓主们突然遇到了瘟疫等疾病灾难或者战争,再被集体安葬。
墓室周围还有更大的墓群?
专家表示,早在1979年,距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群1.5公里处,李家村的农民在修机耕道时,曾挖出春秋时期徐国青铜器3件,其中包括刻有铭文的水器盥盘一件,刻有铭文的火炉一件,以及素面无铭文、类似现在炭箕的文物一件。而这些文物主要是当时用于祭祀活动,再根据所发现墓群的构造,吴顺清教授推测,在此墓群周边可能有着更大的墓群,但这需要考古专家进一步考察勘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