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一天探出10多西汉墓 现场发现西汉陶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两处古墓已经被挖开,右下小图为发现的陶豆。

发掘现场发现西汉时期的陶豆,通过挖壕沟的方式,一天发现了10多个墓葬。8月10日上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胶州市博物馆,联合对胶州市九龙镇双岭村西侧盛家庄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据介绍,此处地下埋藏的墓葬非常多,整个考古发掘时间将持续半个月左右。

遭破坏汉墓群开始发掘

本报7月15日报道了胶州市九龙镇双岭村西侧的汉墓群遭到毁坏的消息后,相关部门立即对现场非法取土现象进行了制止。

8月10日上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胶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进驻工地现场,对遭到破坏的汉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我们在工地的东南侧进行勘探时,在之前的非法取土现场的一处塌方的泥土内发现了一个残损的陶豆。”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对这个陶豆的鉴定,初步判断为西汉时期的文物。考古发掘人员还告诉记者,陶豆是古代陶制食器,形似高足盘,有的有盖,用于盛食物。陶豆的形状浅而小,只能盛放少量“副食”。

挖壕沟探出10余墓葬

“这些墓葬都被埋藏在地下,现在只能通过挖壕沟来探出墓葬的位置。”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此处因为工地塌方原因,他们对此处的3个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发掘后确定3个墓葬都是西汉时期的积贝墓,发掘出这些积贝墓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很高。当时在墓葬内发掘出了玉块、铜镜和陶罐等多件珍贵文物。

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通过挖壕沟的方式在地下寻找墓葬,经过一天的发掘,现在已经发掘出了10余个墓葬。通过勘探结果来看,此处地下墓葬非常密集,而且布局也都非常规整,估计日后还将探出不少墓葬。

记者注意到,考古发掘人员对最先勘探出来并排的两个墓葬开始考古发掘,工作人员小心地将墓葬坑的土取出。这两个墓葬周围没有采用青砖,是土葬的方式。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对墓葬的形状来看,这是典型的西汉时期的墓葬方式。至于墓葬下面是否也有积贝,现在还很难说,墓葬坑能有多深,现在因为还没发掘出来,也一时难以确定。

西汉贵族墓群保存完好

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表示,因为地下墓葬非常多,所以他们先安排多数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勘探,部分人员对勘探出来的墓葬进行逐个发掘。

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对这些墓葬进行勘探时发现,墓葬基本都保存得比较完好,墓葬坑内的有考古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也应该非常丰富。而这些西汉时期的汉墓群非常密集,而且之前也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初步判断此处为西汉时期贵族墓群,而这片墓葬面积非常大,并且墓葬群是相连的,从盛家庄一直到附近的双岭村。至于此次考古发掘能发掘出多少个墓坑,现在还很难说。

胶州地下为何文物比较多?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告诉记者,胶州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历史上也是北方非常重要的军事和经济重地,所以各个历史时期都非常发达。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在汉代以前,秦王朝崇尚厚葬,这对于汉代的丧葬习俗,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汉代非常讲究丧葬习俗,而且都喜欢厚葬。而从赵家庄汉墓到九龙大闹埠汉墓群的考古发掘,每次考古发掘都对胶州的历史文化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此处地下墓葬比较多,整个考古发掘时间将持续半个月左右。至于墓葬下面到底有何宝贝,此次考古能带来多大惊喜,本报记者将全程跟踪报道。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