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佛顶骨舍利” 为宋代高僧施护进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佛顶骨舍利在栖霞寺法堂接受信众瞻礼。姚强/摄

6月12日,佛顶骨舍利在南京栖霞寺盛世重光,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综合佛教典籍记载、历史文献研究和考古发掘考证,专家一致认为,阿育王塔中瘞埋的佛顶骨舍利来龙去脉清楚:应为北宋来华高僧施护等所献,并供奉于宋天禧寺(古长干寺、明大报恩寺)。佛教圣物的现世,与南京佛教文化的深厚积淀有着必然的联系,也佐证了南京在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根据长干寺地宫内出土石碑《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记载,地宫中共瘗藏三种舍利:感应舍利、佛顶真骨和诸圣舍利。感应舍利自东晋高僧刘萨诃发现以来,《高僧传》、《法苑珠林》等文献代有记载,传承有序,被中国佛教界公认为中土19份真身舍利之一。而在地宫出土的石函题记、丝绸发愿文等考古材料中,也能找到关于佛顶真骨的相关记载。

石碑铭文中明确记载:“进呈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椁,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此外,在铁函内发现的两件丝绸发愿文中,也有直接提及佛顶骨舍利的内容。其中一件上写道:“崇圣寺承天甘露戒坛院新戒僧思齐、今者遭逢演化大师藏如来顶骨真身舍利之资,追荐亡考葛七郎、亡弟葛三郎、亡婆杨氏十娘,同承胜利之因,当超升之果。”另一段发愿文则写道:“长干寺葬佛顶骨舍利塔衬函永不朽。”以上内容均与《景定建康志》中“天禧寺者即长干道场,藏释迦真身舍利,祥符中建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的记载相吻合。

另外,石函题记的最后一行还道出了佛顶骨舍利的进献者。碑文中提到:“舍舍利施护、守正、重航、绍赟、智梧、重霸、守愿尼妙善、宝性”。在长方形银椁底部,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段记载施护献舍利的铭文。据《宋高僧传》等史料记载,位列“舍舍利”之首的施护,是从北印度来华的北宋三大高僧之一。另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北宋为中国佛教中兴时期,时有印度高僧带佛舍利来华。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佛顶骨舍利应为施护等所献,供奉于宋天禧寺(古长干寺、明大报恩寺)阿育王塔。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