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汉唐古墓:六朝生活时尚尿壶虎口大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晋青釉虎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井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陶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陶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代端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温酒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代盖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晋铜镜

机务段工地发现72座汉唐古墓 出土460余件文物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位于广州西部的机务段工地发掘出72座古墓,分别属于西汉、东汉、晋、南朝、唐(南汉)等多个时期。经过前后历时一年的发掘整理,共发掘出460余件(套)文物,包括软陶、陶、釉陶、青瓷、滑石、玛瑙等多种质地造型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釉虎子、端砚等较为珍贵。

广州西部少出土文物

对于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城来说,长期以来考古的重点都在老城的北部、中部和南部。这个古墓群是继2009年原广州水泥厂考古发掘出16座南朝古墓后,广州西部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古墓群位于一片起伏较为平缓的山丘顶端,向东望去一片开阔地带。72座古墓密集分布在相距100米左右的两片区域,深浅不一,有的还相互叠压。

青釉虎子 眼耳口鼻齐全

在几百件出土文物中,一尊青釉虎子特别引人注目。

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及六朝,是古人使用的尿壶,因器形似虎而得名。虎子总体造型基本一致,每个时代在细部刻画上有所不同。这次出土的虎子高约15厘米,前后长约20厘米。“虎头”向上仰起45度,嘴巴张得圆圆的。虎头后面的把手上还刻着细纹,美观又防滑。

最精美的地方要数虎脸,古代工匠细心地捏出耳朵、眼睛、鼻子等器官,位置安排恰如其分。仔细比较,工匠们对虎脸的弧度也做了精巧的处理,顶出来的“虎额头”显得结实又不突兀。该虎子全身浑圆,前半身略收,后半身又略放,形状很像一个倒地的大冬瓜。考虑到虎头位于前半身,这样的冬瓜造型反而显得前后平衡。

这尊虎子本来是涂有青釉的,但由于时间久远,把手、腹部等处的青釉已经脱落了,只留下头部和臀部的青釉比较完整。虽然大部分人认为虎子是古人的夜壶,但也有专家通过一些虎子身上的铭文认为它们是古代盛酒的器物。

这次的虎子从一座东晋砖石古墓出土,墓砖上装饰着网格纹、菱形纹与“米”字纹,其中少量墓砖的侧棱上刻着“咸康年九月”的文字,所以修建时间应该在公元335——343年之间,距今已经1600多年了。

模型大屋 内有小猪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机务段工地的墓群中并没有发现水井、灰坑、房址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可见这片地方在古代是作为专门的墓地使用的。但记者在出土文物中发现,大屋、谷仓、水井,这些古代农耕社会必不可少的设施,被当时的工匠制成微缩模型,放到先人的墓中。

从出土的陶制谷仓可以看出,古代的谷仓并不是圆形的,那时的谷仓更像今天的瓦房,基座呈长方形,屋顶由横梁和青瓦构成。考古人员指着谷仓模型说,“看,谷仓只有一门,没有窗户,当时是不住人的”。

反观陶制大屋,整体形状为90度的直角,造型比谷仓复杂得多。大屋的每个边都有门或窗,住在里面的古人应该会很清凉。大屋的拐角处还用栏杆围出一小块空地,考古人员说,那是古人的猪圈。仔细瞧瞧,里面还有一头陶捏的小猪呢。虽然有了猪才能称为“家”,但能养猪的古代家庭在当时应该也属于富有阶层。

在众多陶制模型中,一套陶井显得很别致。它由井口和陶盖两部分构成。井口呈圆形,中部略款,刻着圆形条文,底部有圆形基座。陶盖呈四方形,中间的高点分出四条向下的梁,将四方形的四个角撑起,就像古典的凉亭。考古人员说,陶井以前的造型就是井口上面有凉亭,但由于年代久远,支撑陶盖的木棍腐烂了。记者发现,井口基座上确实有四个小孔,据说是当年插木棍用的。

典型文物

温酒樽

樽下放炭火可保温

陶制的温酒樽很像现代的粮仓,下部略宽,上部略窄,大约能盛得下一升酒,配着一个圆形的大盖子。东汉时期人们在樽下放上炭火,就可以保证里面的酒不凉。

端砚

做工简洁出自唐初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和后代的产品比起来显得粗陋、简朴。这次出土的端砚做工简洁,表面光滑应为初唐所制作。

铜镜

依稀可见人影

此次出土的铜镜只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拿在手里显得轻盈舒适,应该是古代妇女随身携带、随时整理妆容使用。铜镜保存较为完好,正面光洁依稀可见人影,北面的花纹也很明显。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