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红山玉猪龙与西辽河先民崇拜野猪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在呼伦贝尔举行的“海峡两岸三地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上表示,红山文化时期玉猪龙的出现,与西辽河地区自距今8000年左右兴隆洼先民崇拜野猪的习俗密切相关,也对夏商周三代玉龙造型产生直接影响。

刘国祥在论坛上发表题为《红山文化三种典型玉器的造型特征与内涵分析》的演讲时称,红山文化三种典型玉器包括勾形玉器、箍形器和玉猪龙,勾云形玉器造型独特,寓意深刻,应属于红山文化第一重玉;箍形器均呈筒状、斜口、无底造型,其并非通常所认为的束发用具,而应是贯通天地的祭祀用具;玉猪龙则与西辽河地区兴隆洼先民崇拜野猪的习俗密切相关,也对夏商周三代玉龙造型产生直接影响。

他还提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95%以上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实用器随葬,其使用痕可以作这类玉器考古鉴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在论坛上将文物考古界对陶寺文化“兽面”玉牌的共识进行重新解读后指出,“兽面”玉牌实际上表现的是“双鸟”而不是“兽面”。他说,“双鸟作为一种艺术图像,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的河姆渡文化,在现代陕北剪纸中流行的“抓髻娃娃”主题,恰也是这种艺术传统的承袭。”

“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文献中孔子论玉有‘十一德’,管子论玉有‘九德’,荀子论玉有‘七德’,汉代儒家多有‘贵玉’思想,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归纳为玉有‘五德说’。”年逾八旬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卢兆荫研究员表示,尊重历史,推陈出新,爱护民族文化遗产,不断开拓玉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是对“玉德”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