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阴刻“曹休”二字 铜印让曹休“重见天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在曹休墓后室出土铜印1枚,为边长约2.0cm、篆书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成为墓主人身份的确切证据。张晓理/摄

曹休,曹操的族子,曾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官至征东大将军、大司马,公元228年病逝于洛阳。他的名字,从此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千年之后,人们找到了他的墓葬。确定他的身份至关重要的证据,竟是一枚小小的印章……

一枚2厘米见方的铜印,铜印上篆书阴刻“曹休”二字。(如上图)

5月16日,看到这枚印章,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们异常兴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焦南峰更是兴奋地表示,中国考古学挖掘的墓葬非常多,但能够确定墓主人的还不到1%,而这1%,主要的依据就是墓志、印章等有文字的东西。

于是,这枚看似普通的印章,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的出现,曹休,这名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曹操视若亲子的族子的身份“浮出水面”……

这枚铜印的发现在是4月6日下午,使考古工作者对这座贵族墓“身份”的确认出现转机。

洛阳市文物二队的工作人员、毕业于山东大学考古系的80后大学生王咸秋告诉我们,当时,为了确保不遗漏一个重要线索,工作人员要将从墓室中挖掘出来的墓土进行仔细“筛查”。4月6日下午,大家刚刚上工,突然听到在后室仔细“筛查”的工作人员李光夫“啊”地大叫一声,大家都赶紧围拢过来。

后室西南角的地面上,一方锈迹斑斑的印章赫然“躺”在地上。“我们当时激动得要命,考古中能得到文字性的东西,简直就是惊天发现!”李光夫笑着说,当时,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印章用密封袋保存,然后给领导打电话“报喜”。

负责邙山陵墓群考古发掘工作的闫辉说,当时整个墓葬的考古发掘陷入一片盲区,大家都有点灰心了。

印章的发现,让大家即将熄灭的热情重新被点燃。

这是一枚怎样的印章?印章上写的是人名还是地名?

印章被送到了我市历史学家蔡运章老师的手中……三天后,谜底被揭开,印章上的两个字被确定为“曹休”,要知道,曹休可是三国名将啊!

此曹休是否为彼曹休?一方铜印是否能将墓主人锁定?无论如何,这枚印章仿佛为这座墓葬的顺利挖掘打上了烙印,让之后的挖掘显得异常顺利。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