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千年古墓惨遭人为破坏 挖掘深度约有4-10米


据网友报料,东莞莫氏始迁之一世祖违公祖墓所属地因开发建设而遭破坏,已造成了主墓体的破坏和主墓体四周边缘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整个主墓葬的完整性结构。
据悉,为证实传闻,网友于劳动节前,特意前往探查究竟,结果发现,该古墓周边的泥土很明显刚被挖土机挖掘过,挖掘深度约有4—10米,导致墓体的部分基础石暴露在空气之中,古墓前方的一些石灰土、木板块等物,刺眼地滚落在新挖黄土的表面上,主墓体前方的龙头吐水造型拱手,亦已遭到人为的破坏……一座近千年的古墓,在凄风冷雨里渐渐凋零……
该古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卢边村圣娘岗土山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古墓建筑宏伟,占地近亩余,距今已近千年。据网友查证,墓体结构材料原以青砖、麻石为主,后重修时更改为混凝土结构,使墓体更加牢固和结实;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墓前左右两边的双龙吐水拱手浮雕,造工精细,栩栩如生,它喻意着生命繁衍的生生不息与源远流长;墓园内有志、铭、碑等石刻,且造工精良;祭奠前堂宽广,墓壁、护墙边沿清晰尤新、秀丽端庄……古墓工艺精细、气派非凡,尽显宋代古墓建筑之精粹,虽历经风雨近千年,至今仍保留完好,实为东莞市难得一见的古墓建筑艺术珍品,极具历史的保留价值。
据墓志述:该古墓主为莫违夫妇。莫违,字愚一,号肖叟,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己巳年(公元1089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享寿六十有四。
据莫氏家谱述:莫违,乃东莞莫氏始迁之一世祖,原籍南雄凌水,为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之第八代孙,亦即为莫永昌(其墓已被列为广州市文化保护单位)之孙。莫违曾于南宋高宗元符二年因上书《平边策》,纳粟助边,官授朝奉大夫。于公元1120至1140年间,因兵乱而放弃仕途,后携家眷南迁,始居莞城莫家岗(今东莞宾馆附近),后定居中堂蕉利村。莫违共育有七子,其子孙后裔繁昌,家兴族旺,据查,仅在东莞一带,莫违的后人至今就已过3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后人不下十万人)。
网友表示,希望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迅速介入调查该古墓被毁坏一事,对该古墓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估并加以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