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老师傅以渐墓穴被挖 专家称未造成文物流失

近日,聊城南郊傅坟村的傅以渐坟墓被挖了一个3米多深的坑。傅斯年陈列馆馆长陈清义表示,挖掘不深,未造成文物流失。

20日,记者到达傅以渐坟墓前,被挖的坑已被填埋,仍可以看到新土的痕迹。傅东山家距离傅家坟不足100米,四五天前他经过傅以渐坟墓时发现墓碑后面多出一个小土堆。“一夜之间傅以渐墓碑后面被挖出一个大坑。挖出的土堆在一旁看起来像多出一个坟。”傅东山说,周围村民得知后也纷纷聚了过来。“墓地三面有住户或者商家,盗墓者实在嚣张。”

傅东山当即联系到一位颇有威望的傅家后人、傅以渐八代孙傅乐铜。傅乐铜赶到现场后,在坟墓周围仔细查看后表示,坑有3米多深,但并未挖到实质内容。傅乐铜说,傅以渐坟墓中尚有一个较大的墓志铭以及傅以渐的棺材和尸骨。他推测,“可能是感觉没有文物,也可能是被人发现,所以疑似盗墓者尚未挖到任何东西就放弃了。”因为没发现文物丢失,几位村民将傅以渐墓重新填埋好。

傅乐铜表示,傅以渐葬在傅氏家族祖坟地后,康熙皇帝下旨封傅氏家族祖坟地80亩,护林45亩。清朝当时所辖13省送来13个“龟驮碑”,还有众多的石牌坊。傅乐铜说,傅以渐去世后,傅氏家族祖坟地中立上了众多的石虎、石狮、石羊、石马。“还有一文一武两个石人。”而现在的墓地中,仅剩孤零零的四个牌坊和两个石狮。仅有一个牌坊是清朝延续至今的,其余都是后人重建的。

傅乐铜说,在“文革”中,几乎所有的石像、牌坊、华表等都被破坏了。墓碑和傅以渐墓也被挖开。“砸坏的石块全被运送到梁水镇修桥。“文革”后才将这些石块运回。”虽然说整个墓地破坏严重,但是所有原来的石刻碎块都还在,也就是说这些石像和石碑有恢复的可能性。目前区文体局正在筹备修复这些被破坏的文物。

傅斯年纪念馆馆长陈清义介绍,傅家坟是傅氏家族延续了明清两代一直到今天仍旧使用的墓地。傅以渐的墓是这块墓地里规模最大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墓志铭等仅有研究价值,没有经济价值。此次傅以渐墓被挖掘,未造成文物流失。

傅乐铜说,除了傅以渐墓地,傅以渐还留下一个“仁义胡同”。“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故事在聊城家喻户晓。

傅以渐,清朝开国后第一位状元,一代名相。曾官至一品又加封太子少保,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著名历史学家、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人、台湾大学前校长傅斯年是其七世孙。聊城也流传着众多康熙帝出巡途经聊城时拜访老师傅以渐的故事。康熙皇帝在位南巡时,曾几次登临聊城,为感念恩师傅以渐,除对其后人封赏外,还亲自御笔为其祖宅相府题赠对联一副,上书“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横批是“圣朝元老”。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