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明家族墓有碑无铭 发掘陶罐发簪铜钱等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徽南陵惊现明朝古墓 为明代夫妻合葬墓(组图)

昨天,新安晚报对南陵县籍山镇联城村一工地发现明代古墓一事进行了报道。3月22日上午,南陵县籍山镇联城村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先后发掘出陶罐、发簪、铜钱等多件文物,初步认定这是一处明代平民家族墓群,因墓碑无字墓主身份还是个谜。

4座墓穴同时发掘

22日上午9点30分,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夫妻合葬墓附近的4座古墓进行发掘。“快看,泥土里有一个瓦罐。”上午10点50分,一位用铁锹铲土的村民发现了一个圆形物品,南陵县文物管理所王陵华所长查看后说:“陶罐是墓主用来祭祀的,在明代古墓中常见。”

“这里挖出来一块铁器!”一位村民在清理第三座古墓时,发现了一个约10厘米长的铁制品——发簪。记者看到,发簪虽然锈迹斑斑,但外形保存完好。考古人员说,估计墓主是一位女性,但是明朝也有男士戴发簪的。

14枚铜钱见天日

上午11点10分,一位村民在泥土里发现了一枚铜钱,上有“至道元宝”字样。很快,一枚带有“景德元宝”字样的铜钱又被挖了出来。由于新发现不断,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向芜湖市文管办进行了汇报,该办遂派出考古专家刘平生教授赶到现场,指导进一步的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半,共出土了3只陶罐、14枚铜钱、一根发簪和20多个铁钉、铁环等物品。其中,铜钱的年代从北宋到元代均有,一些铜钱字迹清晰,品相较好。

4块墓碑均无文字

下午4时许,工作人员开始对4座古墓进行丈量。据考古专家刘平生介绍,从整个墓葬群来看,这是一个家族墓地,“从墓穴的样式、墓葬的规格、安葬的形式判断,可以确认是明代的平民家族墓群。”

古墓群出土了4块墓碑,考古人员清洗后发现,墓碑上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刘平生教授分析说,这个家族可能一开始富有,后来败落,墓穴是生前就修好的,估计后来不想留下墓志铭。还有一种可能,墓碑上原有用朱砂写成的文字,但经过墓穴里的积水冲刷,字迹消失。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