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发现明“寡妇链”古纤道 见证纤夫血泪史

湖南沅陵县文物普查人员日前在沅江五强溪镇夸父山村的河边陡峭山壁上发现了一条建于明朝时期,残长约2公里,宽0.6米-1米的“寡妇链”古纤道。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明令禁止在古纤道所在的石山上挖山取石。

全长1033公里的沅江是长江第三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云雾山鸡冠岭,流经贵州、湖南两省,注入洞庭湖,水量丰富的沅江从古至今就是沟通我国中西部的重要航道。

沅陵县文管所所长黄生淼介绍说,“寡妇链”是当年沅江流域驾船上险滩纤夫攀爬的一条铁链。过去,沅江险滩大多在沅陵境内,尤其是瓮子洞一带最为险恶。据《沅陵县志》载:“瓮子洞,县东一百八十里,形如廪,水声如瓮响,沿江岸峭壁深潭,昔无纤路。明百岁翁廖善人汉文制铁索数百丈,凿孔系索,舟行始利。”相传当地百姓因缺田少地男人多做纤夫,后因过滩失足者甚多,留下一村寡妇。后人因此将这条上险滩纤夫攀爬的铁链,称之为“寡妇链”。

文物普查人员在古纤道的山壁处,见到许多细长光滑的石槽和蜂窝状小孔,当地人称之为“纤夫槽”“蜂窝岩”。如今,沅江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险滩已变通途,而“寡妇链”与纤道尚存,目前还约有两公里长。“寡妇链”“纤夫槽”“蜂窝岩”成为见证当年船工、纤夫、寡妇们血泪史的三大奇观。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