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古墓抢救性发掘 发现成都漆器青铜宝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漆器碎片上绘制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摄影/刘晋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墓内的青铜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掘现场。

寒光未褪的青铜宝剑、纹饰精美的成都漆器……昨日,在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寺经坪的108国道改线工程工地,一座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古墓被揭开神秘面纱。专家表示,就在县城附近,还曾出土过刻有“成都”二字的矛。

现场

青铜宝剑现身墓内

“快看,有宝剑!”“里头埋的还是个剑客嗦?”昨日上午,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寺经坪的108国道改线工程工地上,省考古研究院会同荥经县文管所正在对现场一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上百围观村民对出土的精美文物惊叹不已。

在一个长约3米、宽2米的土坑内,四壁被有些腐朽的木板包围,中间是一具被挖开的棺木,一把长约30厘米的青铜宝剑在棺木上方“现身”,虽年代久远,依旧寒光未褪。在剑身旁,有一块用作剑鞘装饰的白玉;墓内残余尸骨的腰间处,发现了腰带形的串珠;在墓内头箱和脚箱处,还发现数个漆罐、漆盒、漆壶等。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副队长黄家祥在现场告诉记者,昨日发掘的古墓为西汉土坑木椁墓,是108国道改线工

震撼

成都漆器光彩依然

黄家祥表示,这次考古发现最重要的就是墓内出土的漆器,有助于研究蜀国的漆器,另外对“成都”名字的由来也提供了线索。据了解,除了现场出土的漆罐、漆盒等,还有一件更为精美的漆器,已经被保存在荥经县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

“施工过程中把墓的头箱挖坏了,也挖坏了这个相当精美的漆壶。”在博物馆内,黄家祥指着那些碎片遗憾地说。记者发现,这些碎片上有很多色彩鲜艳的彩绘,既有栩栩如生的兽类,也有轻步曼舞的美女,内容丰富,绘制精美,极像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成都漆器”的风格。

黄家祥说,就在墓地附近,此前还出土过绘有铭文“成草”“成亭”字样的漆器,“成草,成就是成都的意思,草是制作的意思。亭,相当于一级地方组织,比如古时候有亭长这样的职务。”据了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过类似漆器。“这对研究成都漆器的历史和工艺,都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揭秘

还曾出土

“成都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曾经出土的战国矛上有“成都”二字。

那么,在两千年前还显得“路途遥远”的荥经县,怎么会有成都的漆器呢?黄家祥揭秘:荥经古称严道,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蜀国,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通过南丝绸之路,成都的器物被交流到了荥经。”就在附近的古城坪,就有汉代严道古城遗址,目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还藏有另一件与成都密切相关的文物——“成都矛”。据介绍,1985年在荥经县古城村发现的战国晚期船棺葬,一号墓内出土了一件铜矛,其蛟部錾刻有“成都”二字,因此被称为“成都矛”。矛上还有精心雕刻的虎目、獠牙、血盆大口,有一股“杀气”。“这件文物出土之后,看见上面的‘成都’字样,学术界为之一震。”黄家祥表示,在这支矛被发现之前,关于“成都”城市称谓的最早由来是西汉,但现在却在战国墓里发现了“成都矛”,说明早在战国中后期,就已经有关于“成都”的说法了,这件文物将成都历史的年代上限向前推了200年!“目前,这样的器物仅发现了两件,还有一件是青川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青铜戈,非常珍贵。”黄家祥说。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