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窑声名远扬 让不少盗墓贼动了心思

警方以前从盗墓者手中查获的青瓷文物。两只宋代龙泉窑青瓷刻花碗、一只明代龙泉窑青瓷刻花碗、一只宋代圆口弦纹瓶、一只宋代双系瓶。
事实上,这起盗墓只是丽水近几年众多盗墓案中的一起。
像龙泉法院2008年一年,就开庭审理了10多起盗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等危害青瓷宝剑文化遗产的案子。去年此类案子相对有所下降,但一年下来还是审了5起案件,15人被判刑。
这一说法,大致也和整个丽水的盗墓发生率基本一致。
丽水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周处长说,经他之手鉴定的盗墓案,去年有2起,而前年的数目则是10多起。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辛辛苦苦干一生,不如一夜挖个坑”……这是流传在龙泉小梅、庆元黄田等地农村的顺口溜。
知情者说,前些年,个别村庄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村民中,几乎都上山挖过坟墓——其中也的确有个别人挖到过一些文物,发了横财。
所有信息显示,丽水曾经盗墓猖獗。
为什么会猖獗?
丽水日报曾报道说,这是因为历史上龙泉窑声名远扬,北宋等时期的瓷器非常珍贵,这让不少盗墓贼动了心思。
而最被盗墓贼惦记的地方,即是龙泉和庆元两地,因为那里离青瓷的窑址比较近——此类案件曾一度多发。
同时,古墓葬大多隐蔽在竹林里,这为作案不易被发现提供了条件——他们白天假装上山挖笋踩点,夜间出动去盗墓。
但即便没有竹林隐蔽,似乎也阻碍不了盗墓贼的行动。
因为此前当地人保护古墓的意识不强,就算知道有人盗墓,他们也不去制止,“甚至还要求分一份。”庆元县一位派出所所长说。
盗墓案数量现在下降了
周处长说,针对当地盗墓猖獗的情况,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也在采取措施。
从法律上来说,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但要是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或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又或者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以及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除警方严厉打击外,在一些重点的青瓷窑址,他们还加派了大量文保力量进行巡查,又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也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举例来说,龙泉法院还把审理此类案件的法庭,开到了事发的村子,有针对地吸引更多人来旁听。
前几天一个老农掉到盗洞里
被困了6小时
1月14日下午,庆元县黄田镇双沈村。
77岁的沈世陆出门干农活。他在山上砍竹林中的灌木和茅草,一不小心用力过猛,脚一滑人摔倒了,随即顺着山坡翻滚进了一个被盗古墓盗洞中——该洞呈椭圆形,上部直径大约有3米,底部直径大约1米,深约4至5米,平时洞口被疯长的草木覆盖。
万幸的是,洞里没有积水,也没有尖锐的石块。老沈在坠落洞底时并没有遭到致命伤害,但上又上不去,他只能拼命呼救——可是徒劳,因为山里当时没其他人。
老沈最终在洞里被困了6个小时,是老婆看他迟迟没回家,20多名乡亲搜山才被找到。
这次经历,让老沈很是生气,他破口大骂那些盗墓贼——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花了1.6万元医药费。
村民说,类似这样的盗洞在村里有很多,都是盗墓贼留下来的——多数洞用野草打“掩护”。类似的情况,当地古墓多的乡镇同样存在,有的甚至一个山头有10到20个洞,据说洞深有10多米,浅的也有2到3米,之前也有村民和牛掉进去过,但好在没闹出人命。
显然,在这些盗洞面前,即便对当地这些熟悉地形的村民来说,也已成为了一大隐患,那么初来乍到的驴友呢?目前丽水在大力发展“生态丽水”,近些年那里险峻的地貌,吸引越来越多的驴友前往。
为什么
那么多人盗墓
龙泉流传着
这样一个传说
古代龙泉曾有兄弟两人烧窑。
哥哥的烧造技术比弟弟高明,招致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就偷偷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而哥哥全无察觉。
烧好后开窑一看,瓷器釉全裂开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
心地善良的哥哥见此情景惊呆了,怎么办呢?他只好拿到市场去处理,没想到一到市场,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产生极大兴趣,一抢而空,于是便有了闻名天下的哥窑。而弟弟仍烧造青釉瓷器,质量总是略逊于哥哥一筹,人们称其为弟窑。
20世纪二十年代,在龙泉的山沟里,纷至沓来的古董商以及疯狂的盗挖者,打破了小山村应有的宁静。
他们挖开遗址,掘开坟墓,搜寻的不是金银钱财,而是传说中贵比黄金的瓷器——哥窑。据说,他们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哥窑,却发现一种特殊精致的龙泉青瓷,用心邪恶的盗掘者们,把那些破碎的瓷片都成批运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