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大盗墓贼”曹操 “出来摸迟早是要还的”

曹操墓大热,网友再掀盗墓旧话并考证“曹操是专业盗墓第一人”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挟天子令诸侯”,战赤壁、败华容,很多故事脍炙人口,但他另外一个身份大家可能不知道,那便是古往今来第一大盗墓贼。历史记载,曹操当年为筹集军饷而四方盗墓,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专司寻盗。热门网络盗墓小说《鬼吹灯》记载的便是摸金校尉后人入古墓倒斗的精彩历险,而曹操也被网友冠以“盗墓祖师爷”、“盗墓办公室”主任、古往今来盗墓集团董事长等多重身份。但如今,已“为鬼雄”千年的“盗墓祖师爷”遇到了人生中真正“杯具”——其墓地被徒子徒孙“摸”了出来,网友因此调侃:“出来摸,迟早是要还的。”
曹氏专业盗墓比“鬼吹灯”还精彩
对广大非考古专业人士来说,这盗墓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各类盗墓小说。持续热销的网络盗墓小说《鬼吹灯》中,将盗墓者分为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门派。其中,摸金校尉一派属于技术流,开篇回溯摸金祖师爷时即点明——“摸金拜曹公”。这个曹公,就是曹操了。
据记载,曹操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有组织,有效率,保收成,曹操别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揭发”曹操盗墓行径的,是后来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人陈琳。在陈琳所作的檄文里,写到曹操盗刘武墓时,有三条相当重要的信息:1、盗墓时,曹操是亲临现场指挥取宝的;2、在军中设置了专职盗墓机构,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出现专业的盗墓名词;3、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
杯具
出来“摸”迟早是要还的
或许是生前盗墓留下了心理阴影,曹操提出了薄葬、秘葬的要求。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遗嘱中表示,要葬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仅如此,他还抛出了“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的迷阵。野史提及曹操墓是摸金校尉设计的,所以后世难以被发现。
但人算不如天算,千年之后,曹操的墓地被后世的盗墓贼们频频光顾。
据安阳曹操墓考古人员说,这次发现曹操墓完全是个意外,因为这个墓屡屡被盗墓贼出入,后来从警方破获的文物案中,鉴定相关文物才发现了曹操墓。此墓葬从2006年开始被盗掘,被盗得很严重。当地派出所先后抓了5批盗墓贼,38人。
按网友的话来说:曹操,出来“摸”,迟早是要还的。
洗具
催热盗墓游戏和盗墓旧帖
曹操墓的发现,不仅点燃了考古界也带旺了“盗墓”业。
在“鬼吹灯吧”内,一则发表在2007年5月,题为《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的帖子被网友们重新翻了出来。盗墓的技术帖和扫盲帖也再一次被挖出来顶至热帖。百度贴吧里,一则2008年老帖“盗墓知识——如何打盗洞”就是其中一个,网帖写道:“真正的盗墓者,挖出来的盗洞周围是没有土的;两人或两人以上打的盗洞一般都是垂直的,只有一个人的话,打的盗洞大部分是斜的……”这些内容,都被网友拿来比对曹操墓的发掘。
“盗墓”业再次火热,嗅觉灵敏的游戏商自然不会放过,记者看到,已经有盗墓游戏开发出来,让大家都来“摸”一把,感受曹公当年盗墓传奇,感受古往今来摸金校尉神秘的倒斗历险。
同步播报>>>
DNA鉴定“曹操墓”设想落空
曹植遗骨下落不明“辨骨认亲”已不可能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宣布,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出的一座东汉大墓系魏武王曹操高陵,但此墓的真伪众说纷纭。有学者提议,只要找到曹植墓中的曹植遗骨,完全可以用DNA比对的方法来鉴定安阳“曹操墓”的墓主身份。很多网友也提出了这个建议。
曹操的儿子曹植之墓早在1951年就已在山东发掘,并得到了学界的公认。那么,曹植尸骨如今何在?采用DNA鉴定可行性如何?
惊人设想
验曹植DNA确定曹操尸骨
曹植墓位于山东东阿城南黄河北岸,1951年发掘,出土文物曾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1984年移藏东阿县文管所。用验曹植的DNA的方法来确认曹操尸骨的做法是否可行?“即使真的要验DNA,要提取其他文物,也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的流程审批,不是想验就能验的。在我看来,用验曹植的DNA的方法来确认曹操尸骨的做法,大可不必。”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认为,通过DNA鉴定确认安阳曹操墓真伪的可操作性不强,还有可能对其他文物造成损坏。李铭表示,不必急于用DNA鉴定之类的高科技手段去操作,“不用急,随着其他考古的进展、证明,早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惊人消息
曹植28节遗骨下落不明
曹植遗骨出土已有59年了,如今又在何方呢?记者在追踪中得到的消息让人大吃一惊。“确实发掘出了28节遗骨,当时送到了河南新乡方面,但是此后就下落不明了。”曹植墓考古简报的作者、长期从事曹植研究和曹植墓管理的东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玉新的回答相当惊人。“1951年曹植墓发掘时,聊城地区属于当时的平原省,由平原省古物管理委员会组织发掘工作,我们地方上予以配合。曹植尸骨和其他文物出土后,被古物管理委员会带到了当时的平原省省会,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乡。”刘玉新介绍说,1952年,平原省的行政区划撤销后,也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单位过问曹植尸骨的下落。刘玉新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曹植墓的其他文物在故宫展出过,但并无曹植的遗骨,“此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东阿文物部门也曾多次向河南新乡博物馆等河南文物管理部门以及当时参与发掘的老人们打听,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曹植尸骨。”刘玉新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