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曾是冶铁中心 冶铁技术是西汉时的NO.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由蒲江县文管所提供

近两千年来,成都平原一直是西南地区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期就有2000工人规模的冶铁场;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就是靠冶铁发了大财……关于成都冶铁的历史和传说有很多。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国立爱媛大学近日对蒲江县三座汉代冶铁炉炉基,及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唐代冶铁炉进行了发掘。相关专家表示,这次发掘是研究成都古代冶铁的重要发现。而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国立爱媛大学的合作项目将达3年之久,有望揭开“成都冶铁”的神秘面纱。

专家表示,冶铁考古将揭开很多疑问,比如成都平原的冶铁技术从哪里来?成都平原的冶铁场究竟埋藏在今天的哪里?炼铁的高炉是啥样的形状和结构?成都平原生产的铁器到底都销售到了何处?据了解,条件成熟后,相关单位可能利用考古成果和资源,复原和展现古代的冶铁真实场景,向公众展示冶铁高炉、冶铁生产、运输、销售等古代成都平原的冶铁发展。

中日联合冶铁考古研究会成员、日本国立爱媛大学教授村上恭通曾两次来到蒲江,他表示,经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冶铁考古研究学术交流会上确认,蒲江的冶铁历史比欧洲早200年,引起了各国专家的极大震惊。

村上恭通教授曾表示:中国汉代以来的古代冶铁遗址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成都平原的冶铁历史不仅早,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技术,下一步将有更多的世界考古学界专家来到蒲江,共同研究中国的冶铁历史。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