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遗址出土茶盘 北宋时胶州已盛行品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黑陶茶盘部分已经破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瓷壶保存得非常完整

10月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人员在北宋时期文化层内发现了一个黑陶制作的敞口盘(茶盘)和一个完整的瓷壶等文物。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北宋时期茶文化发达,当时的胶州人就喜欢品茶,板桥镇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海上贸易通道,茶叶交易非常活跃。

10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几名考古发掘人员正在清理一处灰坑。“这是个篦子,形状非常漂亮。”考古发掘人员将篦子清洗后发现,这个篦子是角质,呈半圆形,上面的纹路非常清晰,每个篦齿分布均匀,做工非常精细。跟前几天发掘出的梳胡子的篦子不同,这个篦子是用来梳头发的。随后考古发掘人员在这个灰坑内还发现了一个用青铜器制成的簪子。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北宋时期通常使用的簪子是骨质和木制品,当时朝廷对使用青铜和金银都有严格的限制,能使用青铜器制作簪子的人,在当时身份非同一般。

“这件瓷器保存得非常完整,发掘时要小心。”4日下午,考古发掘人员在工地东北角清理北宋时期文化土层时发现,在泥土内埋藏着一个瓷壶,考古发掘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清理掉后发现,这个瓷壶保存得非常完整,上面的色釉也非常光滑,瓷壶的高度约30厘米,壶口处有两个耳。“这是典型的北宋时期瓷壶。”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北宋时期的瓷壶非常有特点,绝大多数瓷壶形状都是壶口和壶底细小,中间大,俗称“大肚子”瓷壶。在北宋时期,人们喜欢用瓷壶装酒。

4日下午,考古发掘人员在现场又清理出来一个黑陶制成的敞口盘,做工精细,盘面十分光滑,但是部分已经破碎。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敞口盘在当时是用于放茶具品茶的。据介绍,北宋时期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大增,茶叶与米盐一样,成为普通民众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茶叶也占重要份额。而北宋时期的板桥镇市舶司作为北方唯一的海上贸易通道,很多品种的茶叶都在这里经营,茶叶交易非常活跃。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